中國日報10月16日電 金秋十月,珠江流域控制性水利工程接連傳來捷報:11日,百色水庫蓄至228米,為2015年以來首次蓄至正常蓄水位;12日,龍灘水庫蓄至375米,為2007年建庫以來首次蓄至正常蓄水位;14日,大藤峽水庫蓄至61米,時隔兩年再次蓄至正常蓄水位……在連續經歷31場強降雨、11個臺風、2個熱帶低壓等暴雨"車輪戰"后,珠江流域控制性工程不僅取得了防洪階段性勝利,同時也提前完成蓄水目標任務,防洪、蓄水"雙線"告捷,為今冬明春持續發揮綜合效益奠定了堅實基礎。
回望2025年汛期,珠江流域遭遇嚴峻考驗。314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綏江、都柳江等17條河流發生歷史實測最大洪水。面對這場硬仗,在水利部的堅強領導下,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員會(以下簡稱"珠江委")錨定防汛"四不"目標,與流域各省(自治區)水利部門通力協作,有效防范應對,強化流域水工程統一聯合調度,堅決守住流域水旱災害防御底線,實現了多方共贏。
未雨綢繆,下好備汛"先手棋"
國家防總副總指揮、水利部部長李國英高度重視珠江流域水旱災害防御工作,多次強調要堅持系統觀念、底線思維,著眼流域全局,將所有控制性水工程納入珠江流域水旱災害防御體系統一調度運行。
在水利部防御司的指導下,珠江委全面梳理流域工程體系,深入研究控制性工程防洪作用和調度運用方式。汛前,結合近年來流域調度實踐,編制完成珠江流域水工程聯合調度運用計劃并獲水利部批復,將聯合調度水工程由38座擴展至45座。編制珠江、韓江、賀江洪水調度方案及粵港澳大灣區防洪安全保障方案,修編桂江、萬泉河等13條重要河流洪水調度方案,完善中小河流預報調度體系。組織開展流域防洪調度演練、堤防潰口應急監測與洪水淹沒模擬演練,檢驗洪水防御實戰能力。
珠江流域入汛早,汛前消落調度時間緊、任務重。為確保流域控制性水庫水位消落到位,珠江委統籌防洪、供水、生態、發電、航運等需求,制定水庫水位消落計劃。加強中長期預測預報,滾動優化調度,科學精細補水,汛前流域控制性水庫騰出308億立方米庫容,為防洪運用做好充分準備。
統一調度,筑牢防洪"安全網"
水工程聯合調度是提高流域整體防洪能力、降低洪災損失的重要手段。今年汛期珠江流域3281座次大中型水庫投入運用,攔洪444億立方米,減淹城鎮575個次,減淹耕地277萬畝,避免人員轉移80萬人次,成功避免西江、北江、東江發生編號洪水,打贏"樺加沙"等超強臺風防御硬仗,確保了流域防洪安全。
6月中下旬,"龍舟水"持續肆虐,西江、北江普降暴雨,洪水險情步步緊逼。危急時刻,珠江委會同廣西、廣東水利廳調度西江干支流龍灘、大藤峽等28座水庫攔洪44.6億立方米,調度北江飛來峽等7座水庫攔洪4.4億立方米,充分發揮攔洪削峰錯峰作用,大幅度減輕西江、北江中下游堤防防守壓力,確保了江河安瀾。
國慶中秋雙節期間,臺風"博羅伊""麥德姆"接連來襲,珠江委會同廣西水利廳系統調度流域上游水庫群,累計攔洪34.3億立方米,其中右江百色水庫將1956年以來最大洪水洪峰流量8600立方米每秒削減至2900立方米每秒,控制右江洪水不超過河道安全泄量,保障了百色市城區及沿線城鎮防洪安全,避免了右江洪峰與左江洪峰惡劣遭遇。通過水庫群聯合調度,成功將郁江干流南寧站洪峰流量由17000立方米每秒削減至12000立方米每秒,有力保障了南寧、貴港等重點保護目標防洪安全。調度西江干流大藤峽水庫減少出庫流量、長洲水庫降低運行水位,進一步減輕西江潯江河段防洪壓力,加快郁江洪水下泄,為南寧市江北堤防險情成功處置創造有利條件。通過流域統一聯合調度,成功戰勝郁江2001年以來最大洪水,確保了流域防洪安全。
統籌兼顧,書寫共贏"新篇章"
為保障流域多方用水需求,按照水利部統一部署,珠江委堅持旱澇同防同治,科學精細實施流域骨干水庫防洪和蓄水調度,系統調度骨干水庫增加水源儲備。截至10月14日,西江上游龍灘、天生橋一級、光照、百色四座骨干水庫有效蓄水量214億立方米,有效蓄水率均超過95%,創歷史新高,為流域和大灣區城市群供水安全以及即將召開的第十五屆全運會奠定了堅實基礎。
按照"講政治、保安全、求共贏"總體要求,珠江委充分發揮流域防總功能作用,在確保防洪安全前提下,強化流域多目標綜合調度。汛期,滾動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四預"措施,動態優化水庫調度,加強洪水資源利用,龍灘、大藤峽等水庫減少棄水62億立方米,增發電量25億千瓦時,釋放水電調峰保供能力,有力支撐電網運行安全,實現了流域防洪、供水、生態、發電等多目標調度共贏。
數字賦能,夯實技術"硬支撐"
治水興邦,科技為要。珠江委集中全委技術力量,迭代珠江水旱災害防御"四預"平臺,推動流域與地方"四預"平臺全面貫通,筑牢流域安瀾智慧防線。強化"天空地水工"一體化監測感知系統應用,動態修正降雨、產流匯流、洪水演進、風暴潮等預報模型參數,優化洪水預報方案,有效提升預見期和精準度。入汛以來,滾動開展366處重要斷面洪水預報和沿海23處風暴潮潮位預報,預報作業5.6萬站(次),為科學精細調度提供關鍵數據支持和決策依據。
根據珠江流域降雨落區不確定性大、降雨產匯流復雜等特點,創新運用降雨落區移植技術,對降雨過程進行放大、偏移,在時間、空間、量級上進行三維智能重構,立足最不利形勢,提前研判風險,推演最優洪水防御方案。運用"四預"平臺,實現"正向—逆向—正向"互饋調優和調度方案智能推薦,比選調度方案600余套,有力支撐流域水工程"一個流量、一方庫容、一厘米水位"的精準調度。
當前珠江流域仍處于汛期和臺風多發期,珠江委將全面落實水利部部署要求,始終把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保持弦繃緊、不松懈,一以貫之做好各項防御措施,牢牢守住流域水旱災害防御底線,為推動高質量發展、保障珠江水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