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10月19日電(記者?鐘南) 10月18日,中信集團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張文武在上海出席全球財富管理論壇2025上海蘇河灣大會,圍繞全球財富管理行業趨勢,以“以融合塑造未來,共建財富管理新生態”為題發表主旨演講。
張文武表示,中信集團將堅持服務實體經濟這一根本,以培育壯大耐心資本為重點,深耕金融“五篇大文章”,嚴防資金空轉套利,推動財富增值與實體經濟增長相向而行。同時,中信集團將不斷提升跨境服務能力,探索跨境投資銀行、資產管理與財富管理的聯動新路徑,積極參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以安全高效的金融解決方案,幫助客戶優化全球資產布局,獲取風險收益的最優平衡。
他指出,中信集團還將著力構建價值共創生態,促進投研共享、產品共創、渠道共建和風險共防,推動行業從單一產品銷售向全生命周期資產配置轉型,釋放全球生態協同價值。此外,中信集團將持續推動科技深度賦能,加強金融科技聯合研發,推動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在智能投研、資產配置、投資者教育等領域的創新應用,有效提升客戶體驗,筑牢安全防線,并積極推進與國際金融樞紐的基礎設施對接,完善多幣種清算與全球托管體系,助力暢通全球合作。
當前,中國已穩居全球第二大財富管理市場,居民可投資資產總額超300萬億元,資產管理總規模超過170萬億元。張文武認為,財富管理連接千家萬戶、千行百業,肩負著服務實體經濟、促進共同富裕的重要責任。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對財富管理行業提出更高要求,多元資產配置是未來趨勢,財富管理亟須加強金融與實體、境內與境外貫通,推動實體經濟與財富管理雙向促進、良性循環。
作為最早開展海外融資、最早布局海外機構的中資企業,中信集團經過46年發展,已成為產融并舉的大型綜合性跨國企業集團。對于中信集團融入財富管理行業的優勢,張文武表示,中信擁有金融全牌照優勢,表外業務規模突破50萬億元?,資產管理規模近10萬億元,已成為國有最大綜合性資產管理機構,并長期深耕上海、香港市場,深度參與“互聯互通”機制,北向通業務境外機構超800家,做市成交占比位居同業第一;中信銀行、中信證券、中信建投證券持續發力南向通,提供離岸人民幣全渠道、多品類、多幣種交易服務。中信有10余家機構開展境外資管業務,管理資產規模超4400億元,服務了97%的頭部公募基金QDII客戶,在跨境服務、綜合特色等方面打造了獨特優勢。
張文武提出,中信集團愿與全球伙伴攜手并肩,助力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邁向更高能級,構建穩健、高效、負責任的全球財富管理新生態,共贏可持續發展新未來,歡迎中外合作伙伴“要出國、找中信”“來中國、找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