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10月21日張家界訊 國慶中秋假期雖已結束,但湖南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旅游熱度不減,不少游客選擇節后錯峰出游,避開客流高峰,經濟又實惠,旅行體驗感更舒服。
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獨特的石英砂巖峰林地貌,被譽為“擴大的盆景,縮小的仙境”。海拔千米的黃石寨景區,奇異的峰林披上一層斑斕的秋色。觀光纜車穿行于峽谷間,仿佛置身人間仙境。中外游客在觀景臺飽覽世界地質奇觀,盡情享深秋時節開心美好旅行時光。
來自遼寧的游客劉巖說,“節后錯峰出行在吃住行方面都更加實惠。其次,可以避開客流量高峰,少排隊等待,能夠慢慢品味大美河山,體驗感會更加舒服。沒想到秋雨之后在張家界能欣賞到這么壯美的云海奇觀,空氣特別清新,特別開心。”
來自新西蘭的游客AIistair興奮地說道:“我們現在身處云端之上,眼前是蔥郁的樹木和絕美的風景,這里簡直太棒了!我一定會把這里推薦給我的親朋好友,而且我還打算帶我的家人過來。這里的人們也非常友好,特別親切。”
游客白天在綠水青山間清心潤肺,領略中國自然生態之美,晚上欣賞非遺民俗大戲,感受生機勃發的人文之美。在千古情景區,大型節目《張家界千古情》以及民族快閃秀、擺手舞、鍋莊狂歡、民族風情互動秀等節目也深受游客青睞。
為滿足境外游客共享文化視聽盛宴,各文化演繹部門對本土特色的民族大戲,采用多語種同步翻譯,進一步加深觀眾對中國文化的印記。“為了讓境外游客看懂‘張家界千古情’劇情,深入了解中國文化,我們對節目實行英語、韓語多語種同步對白。”張家界千古情景區負責人米長征表示。
“我非常高興來到這個很有文化的城市,在這里我也了解到了很多中國的文化。”烏茲別克斯坦游客茉莉說。
張家界以生態為底色、文化為靈魂、服務為橋梁,將簡單的“過路客”轉化為“過夜客”,將“一次性觀光”轉化為“深度文化體驗”,文旅融合新消費場景催生錯峰出游。其中,入境游熱度不減,旅游市場呈現淡季不淡的良好態勢。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提供的數據顯示,10月9日至10月20日,公園共接待27.27萬人。境外游客5.26萬人,入境游同比增長15.35%。客源地除了傳統的韓國、東南亞市場外,歐美及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上合組織”成員國游客增長幅度非常明顯。
(中國日報湖南記者站 何純 朱友芳|高雙志 歐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