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10月23日電 10月19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與南京農業大學在江蘇南京召開國際雜草科學聯合大會,來自42個國家和地區的600余名專家學者參會,大會將持續至24日。
雜草是全球性威脅農業生產和生態安全的重要常發性有害生物。據聯合國糧農組織估算,每年造成10%-15%的農業產量損失。2024年,中國糧食播種面積約1.19億公頃,農田雜草發生面積高達1億公頃,占比超過85%,年均造成的經濟損失超千億元。
當前,在全球氣候變化與農業轉型背景下,難治雜草危害加重、群落演替加速、除草劑抗性蔓延與藥害事故頻發等問題日益突出,對農業可持續發展構成嚴峻挑戰。創新草害防控技術,對保障全球糧食與生態安全至關重要。
大會以"新技術引領雜草科學發展"為主題,重點圍繞雜草生物學、生態學、分子機制、智能識別、抗性治理與綠色防控等關鍵領域的最新進展,分享各國成功經驗,凝聚科學共識,共謀未來發展路徑。
會議期間,專家們實地觀摩了雜草防控的最新研究與應用成果,并圍繞氣候變化下草害災變規律、技術集成等關鍵問題展開專題討論,提出多項針對性對策與建議。本次大會系統展示了我國雜草科學研究領域的最新進展,為應對全球雜草挑戰貢獻了中國智慧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