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10月23日長沙訊 今天上午,以“沅澧潮涌繪新卷 桃花源里幸福城”為主題的湖南“十四五”答卷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在長沙舉行。“十四五”期間,常德市錨定“三個高地”、推進“二次創業”,在經濟增長、產業升級、文旅融合、科技創新四大核心領域持續突破,協調城鄉,服務民生。
經濟實力邁向新臺階,發展根基愈發堅實。發布會強調,常德地區生產總值從2020年的3749.1億元增至2024年的4532.7億元,總量穩居湖南省第三位,人均GDP突破9萬元,增幅超30%。關鍵變化在于發展邏輯的轉變——投資從傳統基建轉向產業項目,產業投資占比提升近10個百分點且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通過常德河街等載體激活消費,常德市累計接待游客2.36億人次。持續對外開放,對非貿易增長2倍多、獲批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實現突破。
產業轉型成效顯著,新興產業勢頭強勁。常德市一手抓傳統產業提升,一手抓新興產業培育。傳統產業中,輕工紡織產值突破千億元,鼎城區液壓油缸、津市生物酶集群躋身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新興產業以合成生物制造為核心突破,該產業去年增長25.9%,2024年1-9月增長24%,利爾生物“精草銨膦”成為全國首批生物制造標志性產品。
文旅融合創新發展,文化魅力充分展現。常德以“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為理念,建成城頭山古文化遺址公園、柳葉湖漁歌藝術營地等標志性項目,打造湘西北首個低空飛行營地。推出“一碼游常德”小程序,建成全省首個360度裸眼3D大屏“常德立方”,推出《柳葉船說》光影水秀,建設沉浸式非遺體驗館和XR元宇宙街區。文化遺產保護成效突出,新增省級文保單位13處,澧縣城頭山遺址入選國家首批重大遺址,建立國家、省、市、縣四級非遺保護體系,現有國家級非遺項目7個、傳承人10名,舉辦各類非遺展演300余場。
科技創新活力迸發,驅動發展提質增效。常德重大改革成果豐碩,港中坪村基層減負經驗獲肯定,鼎城區“四清四減”、零基預算改革獲國家層面推介。科創能級不斷提升,規模工業企業研發機構超1000家,建成國省級創新平臺335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增長1倍以上,發明專利每萬人擁有量增長近3倍,實現國家重點研發項目“零”的突破。在合成生物制造領域,編制專項發展規劃,設立50億元產業投資母基金和10億元科創引導基金,合作基金規模超400億元,出臺國內首部相關地方性法規,推動產業快速發展。
此外,常德統籌城鄉與民生,實施城鎮更新改造1397個老舊小區、鄉村振興實現糧食面積產量連續21年全省第一,交通建設建成常益長高鐵等標志性工程;民生支出占財政比重超70%,通過“六位”實事專項行動新增就業、學位、床位等關鍵資源,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5萬元,社會大局平安穩定,為發展筑牢民生根基。
(中國日報湖南記者站 何純 朱友芳|袁浩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