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寧夏青銅峽市,現代化溫室大棚與數字大屏相得益彰,農戶可以通過小程序“青銅峽云農場”接收AI種植建議,采購商可以在地圖上精準定位地塊。這幅充滿科技感的農業新圖景,來自青銅峽市國家數字種植業創新應用基地建設項目的落地以及寧夏菜師兄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技術深耕。如今,數字技術正在打破傳統農業的障礙,給當地農民、采購商還有整個農業帶來了全新的活力。
通過使用“青銅峽云農場”,農民們再也不用擔心賣不出菜。因為采購商們可以直接用地圖找到農民的地,看到該農戶種的是什么、地塊是什么樣,還能一鍵導航過去,徹底解決了以前“采購商找不到農民、農民愁賣不出去”的問題。在種植方面,小程序里的“農村人看天氣”功能,能用AI模型給農民推送天氣預警、病蟲害預測,甚至可以具體到每天的用水量、用肥量建議。比如,它會告訴農戶“未來7天番茄要收了,得小心灰霉病,下雨前得提前打藥”。
該項目還引入了“菜師兄”溫室智能控制設備,能幫農民把傳統日光溫室棉被開關的人工成本降低90%,溫濕度管理標準化程度提升50%,就算農民不懂智能設備,也能簡單操作,實現高效的種植。據統計,該項目實施后,當地小農戶用上AI技術,人均年收入能多出1.2萬元,普通土地上的蔬菜產量也能提高5%以上,讓農民在種植和銷售上都省心多了。
對蔬菜采購商來說,這個數字平臺解決了“找菜難、認菜難”的大問題。以前采購商們就算知道青銅峽是蔬菜重要產區,也因為找不到農民的信息、不知道地在哪,不敢隨便去。現在,只要上“青銅峽云農場”,就能看到1000多戶農民的種菜信息,比如種的什么菜、地在哪、什么時候熟,還能用“溯責系統”查到蔬菜的“數字身份證”,從頭到尾都能追蹤,保證菜的質量。而且,這一平臺將7000塊地的數據、上千個物聯網設備的實時數據都整合起來了,讓采購商能準確地預測產量和上市時間,提前做好采購的計劃,這樣就能大大減少采購的成本和風險。
這一項目不僅幫助農戶和采購商解決了核心問題,更進一步幫助青銅峽的蔬菜產業變得更好更強。通過“數據鏈打通產業鏈”,吸引了全國的采購商來這里,還形成了可以復制的數字農業模式,已經推廣到了內蒙古、甘肅等地,給西北地區的蔬菜產業規?;?、標準化發展提供了“青銅峽樣板”。
“讓技術扎根泥土,才能長出鄉村振興的果實?!睂幭牟藥熜洲r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董瑞芳表示,未來董瑞芳團隊將繼續迭代數字工具,探索數字農業與低碳農業的融合,讓更多農戶享受到科技紅利,繼續書寫青銅峽的數字農業故事新篇章。(中國日報寧夏記者站 胡冬梅 攝影 康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