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宣部文明創建局、中國作協創聯部、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黨組宣傳部聯合舉辦的“我的鐵路風景”故事匯原創美文征集展示活動正式啟動。這一活動就像一道車窗,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去審視和感受鐵路帶來的無限魅力。
自然與科技共生的美學。在這個活動中,每一位旅客、每一位網友都是時代的記錄者。他們用攝影作品定格瞬間,用文字抒發情感,用短視頻和微短劇講述故事。通過這次活動,我們看到天上人間的神秘之境——青藏高原,窗外是連綿的雪山披著銀紗,戈壁灘上藏羚羊邁著優雅的步子,鹽湖像塊巨大的藍寶石閃著光;我們看到大地的史詩——丹霞秘境,億萬年的地質演變凝結成的赤壁丹崖,流水的雕刻與風霜的打磨創造出形態各異的峰林石墻。“我的鐵路風景”活動,如同打開了一扇通往百態生活與時代變遷的窗,讓我們得以從這流動的視角,看見不一樣的中國。
旅途中的人文關懷風景。在日常的鐵路旅途中,我們能捕捉到許多溫馨的風景。拉薩火車站“天路格桑花”服務團隊成員范小鳳,用“五心相伴”服務理念溫暖著每一位旅客。她幫視力不好的老人補票、為高原反應的乘客緊急聯系醫療救助;涪陵至重慶北的K486次列車上,列車長張睿鋒15分鐘緊急救援昏迷旅客的故事,讓冰冷的鋼軌有了溫度;昆明南站“彩云之南”服務臺值班員李娟,幫助7歲留守兒童聯系務工的父母,并協助安排孩子踏上返家的路,這一幕不僅體現了鐵路工作人員的責任心,也展示了人與人之間的善意與信任。
現代鐵路的文化新篇章。當代鐵路已超越交通工具的物理屬性,蛻變為移動的文化孵化器。哈爾濱局在列車內開設“兒童樂園愛心角”與“溫馨閱讀區”,用繪本和玩具構筑童趣空間;濟南局開行“齊魯1號”研學專列,帶孩子們探秘百年德式老站,在車輪滾滾中觸摸歷史;長沙南站“湘遇長南雷鋒服務站”則構建起全鏈條愛心通道……這些創新嘗試,讓鋼鐵巨龍成為流動的文化展廳。當普通人按下快門的瞬間,他們記錄的不僅是風景,更是對“何以中國”的深情作答。
“我的鐵路風景”活動不僅記錄了美好,更凝聚了人心。它讓我們看到,鐵路不僅僅是運輸的通道,更是連接人心、展示成就的橋梁。在這條最美的風景線上,每個人都是風景的創造者,也是故事的講述者。讓我們攜手同行,在這條最美的風景線上,共同繪就一幅幅屬于新時代的壯麗畫卷。(李自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