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10月25日電 10月24日,2025"免疫與癌癥"國際論壇在北京隆重開幕。此次論壇匯聚了來自中國、美國、日本及歐洲的眾多頂尖科學家,其中包括多位威廉·B·科利獎得主。他們齊聚一堂,聚焦免疫學與腫瘤研究的最新前沿與未來趨勢,展開深入的學術交流與思想碰撞。
本次論壇由昌平實驗室主辦。作為國家重點打造的生命科學研究機構,昌平實驗室肩負著國家重大戰略使命,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實驗室始終立足國家重大需求,專注于戰略性、前瞻性和基礎性的科學研究,致力于建設世界一流的生命科學創新高地。
論壇以"免疫與癌癥(Immunity and Cancer)"為主題,緊扣全球科研前沿熱點。在為期兩天的會議中,近三十位國際知名學者將發表主旨報告,其中包括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Vishva Dixit、Judy Lieberman、Arthur Weiss、Lewis Lanier、Jenny Ting,日本大阪大學教授長田重一,比利時 VIB 炎癥研究中心主任 Bart Lambrecht,美國匹茲堡大學免疫系主任 Dario Vignali,圣祖德兒童研究醫院免疫系主任 Hongbo Chi以及中國科學院院士謝曉亮、邵峰,清華大學教授傅陽心、林欣等。報告內容涵蓋細胞焦亡、T 細胞耗竭、免疫檢查點治療、干細胞重編程、CAR-T 療法等多個前沿方向,充分展現了當今全球生命科學研究的最高水平。
昌平實驗室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謝曉亮在開幕致辭中表示:"本次論壇的舉辦恰逢昌平實驗室成立五周年。五年前,作為中國首個生命科學國家實驗室,昌平實驗室在此誕生,肩負著應對人類健康重大挑戰的使命。在科研團隊與合作伙伴的不懈努力下,并在中央、北京市及昌平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們已發展成為生命科學創新的重要力量。實驗室既深耕基礎研究,也積極推進成果轉化,始終致力于為人類健康與社會發展創造原創性的科技成果。"
據悉,論壇將圍繞五大核心議題展開深入研討,分別聚焦腫瘤微環境與免疫逃逸、T 細胞耗竭、癌癥基因組學、細胞免疫療法以及分子免疫療法。
本次論壇的舉辦,不僅為全球免疫與腫瘤研究領域搭建了高水平的學術交流平臺,也為基礎研究與臨床應用之間的深度融合注入了新的動力。通過國際前沿思想的交匯與科研成果的共享,論壇將進一步推動生命科學的創新發展,助力中國在全球生物醫學版圖中發揮更具引領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