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早熟抗病棉花新種質創制”及“棉花新品種中棉113一廠一品技術集成”示范與觀摩會在甘肅省敦煌市舉行,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曹永生、敦煌市委副書記王金、甘肅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楊天育出席了觀摩會并致辭,來自全國各地近百名棉花科研領域專家學者參會。
此次會議由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新疆農科院棉花所、國家棉花產業技術體系甘肅綜合試驗站聯合舉辦,旨在為推動甘肅棉花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和棉花生產提質增效發揮重要的引領帶動作用。
觀摩會上,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副所長馬雄風在示范現場解讀了中棉113及一廠一品關鍵技術模式,并實地走訪調研了敦煌德耀棉花加工有限公司對中棉113籽棉的收購加工及皮棉銷售進展情況。
國家棉花產業技術體系甘肅綜合試驗站站長馮克云就早熟、抗病、優質棉花新品種“隴棉16號”農藝特性、高效栽培、農機農藝融合技術在示范現場進行深入介紹。
據介紹,此次觀摩會涉及的新品種及配套新技術較常種植增產15%以上,整體種植周期較常年縮短了10天以上;綜合生產效益提高18%以上。
從品種創新、高效技術與模式集成到農機農藝融合,甘肅用科技為棉花產業賦能,不僅讓甘肅河西走廊棉區成為國家棉花供給的戰略補充,更探索出一條高效可持續發展路徑,為有效保證國家棉花安全貢獻甘肅力量。
(中國日報 胡雨濛 受訪者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