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10月28日長沙訊 近日,來自共建“一帶一路”10個國家的研修官員和專家學者來到長沙市雨花非遺館考察學習。
在雨花非遺館內,各國專家學者開啟了一場穿梭于歷史與技藝之間的深度對話。在前廳綜合館,他們仔細探尋湖湘非遺的源流脈絡,移步至寶慶瓷刻展區,精美的瓷刻作品令眾人驚嘆不已,方寸之間的雕琢,盡顯匠人的精湛技藝。
從沉浸式體驗雨花油寨古法榨油工藝的古老力量,到竹編木工展區感受手作時代的溫度與智慧,再到寓意深遠的吉祥香包、清越悠揚的古琴雅音……每一項非遺,都如一扇靈動的窗口,映照出東方美學的深邃底蘊與無限多樣性。
后街非遺工坊、君子六藝與甲骨文體驗區,則為各國學者構建了理解中華文明源流的認知脈絡。他們親手書寫甲骨文,摹畫出古老的字符。
本次活動以非遺為獨特媒介,搭建起一座跨越國界的文化橋梁,讓世界學者親身觸摸到中華文明的強勁脈搏,感受到其博大精深與源遠流長。同時,也在彼此的心中播下了友誼的種子,讓不同民族的文化在交流中相互碰撞、相互融合。這座搭建于雨花非遺館的文化之橋,正以其獨一無二的魅力,連接起不同民族的情感紐帶。
據悉,湖南雨花非遺館是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基地、國家AAA級景區、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2022年獲評全國非遺與旅游融合優秀案例,2024年打造了全國首家“嵌入非遺主題”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體驗館,2025年榮獲湖南省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已經成為了全國非遺保護“民辦公助”運營模式的典型代表,成為了展示湖南傳統文化建設成果的重要窗口和文化名片。
(中國日報湖南記者站 何純 朱友芳|丁子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