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由國內視聽創意領軍平臺光廠主辦的年度創作者盛會——“2025光創大會”在北京成功舉辦。作為北京國際攝影周官方特約議程活動,本屆大會以“為創作者而生”為主題,匯聚光廠平臺優質創作者、行業資深從業者、專家學者及生態合作伙伴,共同探討視聽創意行業的發展與未來趨勢。
北京國際攝影周是由中國藝術攝影學會、中國攝影家協會等權威機構聯合主辦的國際攝影文化品牌活動,已連續舉辦12屆。在本屆“影像:文明·新質”的主題下,“光創大會”作為其重要的官方活動,將這一主題從影像延伸至更廣闊的視聽創意領域。
大會現場設置了多個互動裝置和案例展播區,全方位展示了光廠的發展歷程及優秀作品案例,讓參會者直觀感受光廠的發展成果。同時,萬興科技、富圖寶、神牛、馬小路等知名品牌以光廠行業伙伴的身份搭建品牌展位,不僅為現場觀眾帶來豐富多元的互動體驗,更全程贊助了大會伴手禮和抽獎環節。形式多樣的展位活動與前沿產品吸引了大量創作者駐足參與,現場氣氛熱烈,交流活躍。
為創作者而生:構建長期共同成長關系
在開場演講中,光廠創始人兼CEO楊達回顧了平臺十三年的發展歷程,并分享了光廠在產品優化、創作者賦能及AI技術布局等方面的最新進展。
“為創作者而生,是光創大會的初心。”楊達在演講中強調,“和創作者構建長期的良好關系是光廠最核心的工作。光創大會提供了這樣一個機會,讓我們不止有線上的交流,更有線下溝通和深入了解的機會。”
現場,楊達還公布了平臺多項核心數據:截止目前,光廠市場占有率已超過50%,年交易額接近3億元,累計擁有視頻素材3100萬件、音樂作品30萬首、圖片素材555萬張,平臺累計成交金額達11.6億元。他特別指出,在這11.6億元成交金額中,有8.4億元已分配給創作者。
過去一年,光廠將優化用戶體驗作為重點工作。通過建立內部需求池和推出“用戶有獎建議”功能,平臺積極發動內外部力量參與平臺共建。據統計,光廠內部員工一年內提交了500多條優化建議,而用戶建議功能上線后,共收到1970條反饋,其中93項已立項推進,33項需求已完成上線。
“光廠用戶非常專業,他們用心提出的許多建議,為我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思路。”楊達表示,這種共建機制使光廠真正成為與用戶共同成長的內容生態平臺。
此外,光廠運營中心負責人和版權中心負責人也先后分享了光廠在運營和版權保護方面的具體實踐和經驗。
戰略合作:共建“可溯源、可商用”AIGC內容生態
據悉,為積極擁抱人工智能技術帶來的行業變革,光廠已在內部啟用AI代碼編程,優化AI客服和AI審核,提高工作效率;并在產品端推出AI音樂封面生成、素材風格識別、AI生成關鍵詞等功能,持續推動技術創新與業務發展的深度融合。
AI技術對創作生態的推動直接反映在光廠平臺交易數據中,楊達在會上公布:“2025年,光廠AI相關作品的銷售額預計將占平臺總銷售額的10%以上,年銷售額接近3000萬元。”
楊達進一步表示,光廠始終致力于將前沿技術轉化為創作者實用的生產工具,而這一目標的實現需要與行業伙伴開展深度協作。在大會現場,光廠正式宣布與視覺中國、生數科技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并完成戰略投資簽約。生數科技旗下的AIGC產品Vidu在視頻生成領域具有技術優勢。未來,三方將攜手共同探索“可溯源、可商用”AIGC內容生態。
本屆大會延續往屆對創作者經驗分享的重視,特邀三位杰出創作者進行主題演講,他們現場講述了通過光廠平臺實現自我價值的故事,生動展現了大會“為創作者而生”的理念。
隨后,圓桌對話環節開啟,主辦方邀請了視覺中國、生數科技、萬興科技、火山引擎、凌川科技以及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等企業與機構的專家學者,他們圍繞“AIGC與影像的未來:從工具革命到創作生態”這一主題,結合不同產業視角,分享了AIGC技術在影像創作領域的實踐案例與發展思考。
圓桌嘉賓一致肯定AIGC為行業帶來的價值,認為AIGC將推動影像革命,并分享了AI技術在生成效果可控性、使用成本降低及商業化方面的進展,鼓勵創作者積極擁抱時代變革,構筑自己在AI時代的核心創作優勢。
此外,本屆大會延續往屆對優秀創作者的表彰傳統,舉辦了2025「光創獎」頒獎典禮。楊達為年度創作者與新銳創作者頒獎,激勵他們在平臺上持續耕耘,創作更多優質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