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由芒果TV,湖南衛視出品,北方聯合影視集團聯合攝制的8集微短劇《報告班長,山河無恙》播出,該劇以"志愿軍烈士遺骸歸國"為核心背景,通過00后記者的視角,講述抗美援朝老兵跨越70多年完成戰友遺物轉交的溫情故事。該劇采用"雙線敘事"結構:一條是現實中的"綠皮火車之旅",一條是張貴老兵的戰爭回憶。現實與記憶、青年與老兵在時空中交錯,形成強烈的情感張力。劇中老兵展示的軍哨、行軍包、帶血的遺書等細節,不僅具象化了抗美援朝精神,也讓宏大歷史具備了可感知、可共情的溫度。
《報告班長!山河無恙》雖是微短劇,但無論是戰壕中戰士眼神的細膩特寫,還是湘西老宅晨光的柔美捕捉,在視聽呈現上展現出的"電影級質感",將"小體量"的媒介承載能力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劇中,五班戰士平均年齡不過20多歲,與當下00后記者唐琳形成奇妙鏡像。唐琳的成長線構成全劇最動人的代際對話。這個習慣用流量思維做新聞、曾覺"老物件太沉重"的年輕女孩,在綠皮火車上聽抗美援朝老兵"把戰友遺物帶回家"的故事,在張貴緊攥的銅哨里觸摸歷史溫度,最終主動用AI技術制作烈士尋親紀錄片,將英雄故事送上城市大屏。"這一敘事設計旨在讓當代青年與70多年前的志愿軍'同齡人'形成精神對話。"主創團隊表示,"希望通過唐琳的成長歷程,讓年輕一代理解英雄的選擇、傳承他們的信念。"志愿軍"五班"成員"老疙瘩""明禮哥""茂生哥"等角色在劇中被細膩刻畫,他們不再是歷史檔案中的符號,而是有籍貫、有牽掛的真實青年。該劇聯合出品人韓濤表示,"帶著對歷史的敬畏和對英烈家屬情感的珍視,我們將作品鏡頭對準'尋找'。張貴的故事在'尋找'中傳遞理解、溫暖與力量,讓觀眾看到這份思念不僅是個體的孤影,而是刻在每一個中國人血脈里的集體記憶。"
作為芒果主旋律內容矩陣的重要作品,《報告班長,山河無恙》選擇在抗美援朝75周年節點上線,既是對歷史的致敬,更是對青年一代的精神滋養。芒果TV大芒計劃工作室總經理周裘表示:"我們希望通過微短劇這種年輕人喜聞樂見的形式,讓抗美援朝精神從'紀念碑'走向'心碑',激勵當代青年在民族復興征程中勇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