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長興縣煙草專賣局始終以“孝老愛親”為底色,錨定“為老年群體辦實事、解難題”的工作導向,將關愛服務延伸至老年群眾生活的細微之處。
陣地暖心:打造老年群體的“幸福港灣”
清晨七點的長興,晨霧尚未散盡,林城鎮梓語煙酒店店主王蓉便已忙活起來:燒好熱水、調試好血壓儀、整理好剛打印的防詐騙宣傳單——這是他作為“香溢紅色驛站”負責人每日的固定“功課”。沒過多久,服務點里就陸續迎來了熟面孔:剛晨練結束的張福根進來測血壓,買菜路過的李阿英坐下歇腳順便咨詢智能手機使用問題……小小的服務點,成了周邊老人日常休憩、獲取幫助的“主陣地”。
“我家附近老人多,很多獨居老人連手機繳費都不會,能給他們搭個方便的地方,我心里也踏實。”王蓉說。作為長興煙草首批授牌的“香溢紅色驛站”,梓語煙酒店憑借地理位置優越、店主熱心腸的優勢,成為老年群體的“心頭好”。
圖為 “香溢紅色驛站”為老人提供免費健康檢測
以“香溢紅色驛站”為核心載體,長興縣局聯合全縣多名熱心零售客戶,將助老服務從“日常便民”升級為“節日特供”:重陽節期間,集中開展“暖桑榆”專項行動,備好菊花酒、重陽糕,為60歲以上老人免費發放;邀請社區醫生坐診,提供免費量血壓、測血糖、健康咨詢等服務;組織書法愛好者現場書寫“福壽”字帖,為老人送上節日祝福。除了節日關懷,服務點還常態化提供熱水供應、手機充電、應急藥品取用、代交水電費等便民項目,更專門設置“智能助老角”,由零售客戶和志愿者輪流值守,手把手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機掛號、購物、視頻通話,讓“小事有人幫、難題有人解、孤獨有人陪”的服務承諾落到實處,更在潛移默化中傳遞著“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
志愿暖行:織密特殊老人的“關愛網絡”
“李奶奶,這是給您買的大米和食用油,重陽節到了,我們來看看您!”在林城鎮石英村獨居老人李鳳英家中,志愿者一邊幫老人整理房間,一邊耐心叮囑冬季取暖注意事項。今年82歲的李鳳英老人子女常年在外,獨自居住的她行動多有不便,成為了志愿者們重點幫扶的對象。
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獨居、空巢老人的生活照料問題日益凸顯。為讓老年群體安享晚年,長興縣局緊盯“重陽節”“春節”“老年節”等關鍵節點,組織志愿服務隊開展“一對一”結對幫扶行動,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落實關愛服務:線下,定期上門為老人打掃衛生、代購生活物資、陪同就醫取藥,用“面對面”的服務傳遞溫暖;線上,建立“每日問候”機制,志愿者通過微信視頻、電話等方式與老人聯系,了解身體狀況和生活需求,及時解決突發問題。
圖為志愿者為零售戶老人打掃柜臺
不僅如此,志愿服務隊通過資源共享、活動聯辦、優勢互補,推動助老服務從“零散式”向“系統化”升級。如今,志愿者們不僅活躍在節日慰問、結對幫扶一線,還積極參與老年食堂運營、適老化改造宣傳、老年權益保障等工作:在社區食堂幫老人打飯送餐,在居民家中講解適老化改造政策,在廣場上開展老年權益保護宣傳。
長效暖心:打通助老服務的“持久通道”
“王大爺,您要是有生活上的困難,或者想參加健康講座,直接打這個‘助老服務熱線’就行,我們隨叫隨到!”這是長興縣局志愿者在走訪老人時,反復強調的一句話。
針對老年群體最關心的健康保障、生活照料、智能適應等問題,長興縣局建立了“常態化回訪機制”:每月抽取一定比例的幫扶老人和服務點周邊老人,通過上門走訪、電話詢問等方式開展需求調研,重點了解老人的生活難題、服務滿意度,及時調整服務內容,確保“老人需求早掌握、服務措施早落實”。
圖為志愿者在香溢驛站進行公益活動
為進一步提升服務精準度,長興縣局構建了“需求收集-分類處置-跟蹤反饋-服務優化”的閉環服務體系:老人有需求,可通過服務點登記、熱線求助、志愿者走訪等多種渠道反映;簡單需求由志愿者或服務點即時解決,復雜需求協調聯盟單位專項處置;服務完成后,安排專人回訪確認,收集老人對服務的意見建議,形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優化服務”的良性循環。
免責聲明:該文章系我網轉載,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新聞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僅供讀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