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規劃建議提出:“高標準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2025年10月31日下午,由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主辦、海南自由貿易港研究院承辦的“高水平開放的海南自由貿易港”國際論壇在海口召開。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海南自由貿易港研究院院長遲福林在開幕式以“打造重要開放門戶——作為國家重大戰略的海南自由貿易港”為題發表主旨演講。
遲福林認為,在12月18日即我國改革開放紀念日這一天,海南自由貿易港將正式啟動全島封關運作,彰顯了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決心,充分體現了作為國家重大戰略的特殊地位。“十五五”時期,面對百年變局加速演進的復雜局勢,適應區域經濟一體化大趨勢,高標準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要從全局理解和把握中央的戰略意圖,使封關運作的海南自由貿易港充分發揮“重要開放門戶”的戰略作用。
遲福林就如何理解“重要開放門戶”這一海南自由貿易港作為國家重大戰略的基本內涵進行闡述。他認為,亞洲既是全球經濟發展的重心,也是區域自由貿易的重心。從迪拜、新加坡、中國香港等自由貿易港的成功經驗看,“地緣優勢+高水平開放優勢”是其發揮重要開放門戶作用的基本要素。海南地處RCEP區域中心位置,是我國面向東盟的最前沿。以打造重要開放門戶為戰略目標的海南自由貿易港,要主動適應和融入以RCEP為載體的亞洲區域經濟一體化大趨勢,以高水平開放的政策制度和地緣優勢,增強在區域經濟一體化中的樞紐功能。他為此建議,“十五五”要為打造“重要開放門戶”奠定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基礎,海南自由貿易港需要在中國與RCEP等區域自由貿易格局中的地位明顯提升,需要在以投資東盟為重點的“兩個總部基地”取得重要進展,需要初步成為中國-東盟藍色經濟共同大市場的重要樞紐。
形成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合力既是國家重大戰略的基本要求,也是打造“重要開放門戶”的首要關鍵。遲福林認為,作為國家重大戰略的海南自由貿易港,其核心政策就是“零關稅、低稅率、簡稅制”。加緊核心政策落地,是內外企業對海南自由貿易港的首要預期。此外,需要出臺更有針對性的具體政策,提升島內居民的獲得感,激發全社會參與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主動性積極性。遲福林還表示,從幾年的實踐看,實現海南自由貿易港的戰略目標,關鍵在于形成中央部委與海南的合力,并建立高效的“合力”機制。要用好《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南自由貿易港法》這一形成合力的最大依據。
遲福林認為,以打造對外開放重要門戶為戰略目標高標準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的重大任務,一是加快打造我國面向東盟的單邊開放新前沿;二是加緊核心政策全面落地;三是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南自由貿易港法》為依據推進制度集成創新的突破;四是以用好“海南自由貿易港法規制定權”構建完善的法治體系。
11月1日是中改院建院34周年。1991年11月1日,中改院舉行成立大會并召開海南對外開放戰略研討會。遲福林表示,中改院立足海南這片改革開放熱土,在歷屆省委、省政府的領導支持下,為海南的改革發展出謀劃策。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封關運作的關鍵節點,深感重任在肩、責任重大。中改院將堅持以高度的使命感、責任感,為打造以“重要開放門戶”為戰略目標的海南自由貿易港繼續竭心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