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2日,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中國公共外交協會聯合主辦“中國“十五五”:全面深化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第91次中國改革國際論壇”。來自22個國家和國際組織,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及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政府、智庫、高校、媒體、企業等400余位代表參加本次論壇。中國公共外交協會會長吳海龍在開幕式發表演講。以下為發言摘要。
中國的開放合作需要解決與美國等西方國家怎樣打交道的問題。中國與美等西方國家雖然有著較大的貿易和投資合作,但多數屬“淺層的合作”,高新技術產品的貿易和高新技術產業的投資合作并不多見。中美之間本來可以合作的領域非常廣闊,但由于美國目前采取的對華政策,大大限制了中美之間可合作的余地和空間。從整體來看,中國與美等西方國家的貿易和投資呈下降的趨勢,與美國的貿易和投資下降尤為明顯。
相比之下,中國這幾年與全球南方國家的合作在不斷走深走實,貿易和投資均在大幅度增長。中國通過“一帶一路”和自由貿易協定深化了與全球南方國家的合作,推動貿易和投資便利化,進一步擴大了市場的覆蓋面。
目前,中國向全球南方國家的出口總額達到1.6萬億美元,比中國與美國和歐洲的出口額高出近50%,尤其在東南亞和南亞,中國的出口2024年達7500億美元,與10年前相比,翻了一番。中國從全球南方國家進口的商品目前達到1萬億美元,全球南方國家貢獻了中國對全球貿易順差的一半以上。此外,中國與全球南方國家的投資呈現加速態勢。尤其是在制造業、能源、數字經濟等領域,投資流向從傳統發達市場轉向全球南方國家。全球南方國家占中國對外直接投資達65%。因此,中國開放合作的重點對象是全球南方,廣闊前景也在全球南方。
開放合作,總體上講,應是雙向的,不是單方面的。中國要開放,中國的合作伙伴也要開放。只有雙方都把開放的大門打開了,合作才能取得成果。對于一些特殊情況和個案,中國實施自主開放、單邊開放是十分必要的。這是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大國對國際合作的主動擔當作為并做出自主性貢獻的體現。最近中國宣布在世貿組織(WTO)當前及未來的談判中將不尋求新的特殊和差別待遇,也是這樣的一種擔當作為以及自主性的貢獻。
全球南方國家之間要盡可能減少貿易摩擦,減少貿易限制工具的使用。我之所以講這個問題,是最近幾年,全球南方國家之間的貿易摩擦有增加的趨勢,這不免讓人有些擔憂。在中國的開放合作中,在中國與全球南方國家經貿合作比重不斷增加的情況下,也需要考慮到可能出現的這類問題和解決的辦法。
無論是中國的開放合作,還是世界各國的開放合作,根本的問題是需要有一個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體系。如果全球治理缺失,單邊主義肆虐,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盛行,國際貿易規則被無視,為了一己之利,橫征暴斂,強取豪奪,甚至連基本的商業契約精神都棄如敝履,視如草芥,那就談不成多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