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降水豐沛,貴州省卻仍然面臨地表水資源稀缺的問題。這源于該省獨特的喀斯特石灰巖地貌,雨水落地后便會迅速滲過可溶性基巖,匯入眾多的溶洞和地下河中。這一問題在貴州農村地區尤為突出。因此,當地政府優先實施了大規模水資源保護項目,包括建設基礎設施和開展生態修復,以改善環境并提高當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2022年,在龍里縣灣灘河鎮翠微村,一個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項目讓曾經的石頭山已轉變為寶貴資產。龍里縣水務局工作人陳應旋自項目啟動之初便參與其中。"過去這些山坡不適宜耕作,雨水會將土壤沖入河中,加劇下游的淤積和污染。"陳應旋介紹,與關注水土流失控制的傳統方法不同,該項目重在協調水土資源保護與改善居民生活條件和收入。項目與鄉村振興戰略相結合,吸引了農業企業入駐。截至目前,這些企業已種植了34公頃的經濟林,例如貴州特產蜂糖李和蘋果。這一做法解決了坡地侵蝕問題,保護了耕地,并促進了超過347公頃水源涵養林的種植。
其中,龍里圣奇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從村里租賃了土地來種植蘋果、黃桃和蜂糖李。公司董事長解道矯說,樹苗生長的前三年,他們自負盈虧,從第四年果樹掛果后,公司則每年向村集體分紅,并且還雇傭村民,支付工資。
龍里縣水務局稱,自項目啟動以來,當地小流域的水土流失治理率已達到87%,這已是一個非常高的基準。過去三年間,龍里的林草覆蓋率提高了3.14個百分點。該項目還創造了每年606萬元元人民幣的經濟效益,凈利潤超過100萬元,顯著提高了當地收入。
高效灌溉
黔南州惠水縣的小龍灌區自1941年建成以來,一直飽受渠道滲漏、淤積和水流不暢等嚴重問題的困擾。加之基礎設施不完善,難以滿足當地的農業需求,且大、中型灌區對于糧食生產和安全至關重要。當地水務部門通過改造工程顯著提升了灌溉和排水能力,將老舊失修的設施轉變為以節水、生態管理和智能技術為特色的現代化灌溉系統。
2024年,黔南州積極推動小龍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納入增發國債項目資金支持范圍。去年3月項目進入正式開工建設階段,計劃4月項目竣工驗收完成?!绊椖客瓿珊髮⒒謴透纳乒喔让娣e6.42萬畝,新增節水能力 640萬立方米,新增糧食生產能力770萬公斤,覆蓋高標準農田5.7萬畝,覆蓋率達到88%,”惠水縣水務局工作人員石波介紹。
位于小龍灌區下游的惠水縣嘉其水產品養殖有限公司專業從事泉水鱘魚養殖,公司負責人陳可說:“因為這里的水利基礎設施完善,經過小龍灌區流下的水,水質純凈、水溫適宜,常年水資源充足,能養殖出優質鱘魚。”如今,嘉其公司年平均生產商品鱘魚可達800噸,繁育銷售鱘魚苗500萬尾以上,展現了水資源管理的改善對當地水產養殖和農業的積極影響。
綠色發電
貴州觀音巖水電站位于施秉縣,其通過安裝先進的生態流量機組,在提升水能資源利用效率和修復河流生態方面樹立了標桿。以往,該水電站主要通過大壩的岸墻閘門或底孔直接下泄生態流量。然而,這種方式常因水流長期沖擊導致閘門損壞,造成經濟損失。并且大量水流未經過水輪機發電,浪費了潛在的發電能力。
2021年,該水電站投資1500萬元安裝了一臺2000千瓦的生態機組。生態機組在保證發電的同時,每秒泄放4.75立方米的生態流量進入河流,有效改善了河流生態環境?!八鬟M入生態機組水輪機先發一輪電,再通過尾水渠進入河流以保障生態流量,與之前開閘門相比,通過生態機組先利用再泄放,每天為電站增加發電收入近2萬元?!鼻瓥|南州黔水地方電力有限公司施秉分公司經理龍光權介紹,原來的機組發電每秒需要17個流量,只有汛期才能正常發電,枯水期要保障生態流量就不能一直蓄水發電,公司保運轉也很困難。增設生態機組之后,可以通過生態流量來發電,2023年在保障生態流量的同時,創造了產值602萬元。觀音巖水電站也因此獲評水利部“綠色小水電示范站”。(記者 許諾 編譯 羅思揚)
原文見11月4日中國日報國內版6版、國際版12版。英文鏈接:https://www.chinadaily.com.cn/a/202511/04/WS69094f93a310f215074b8c16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