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至31日,"傳統鹽業遺產價值闡釋與保護利用"學術研討會暨2025年中國文物學會鹽業文物專業委員會年會在四川省瀘州市敘永縣舉行。
來自全國的90余名鹽業文物研究領域專家學者齊聚敘永,參觀了春秋祠鹽運文化博物館和正東鎮陽坪村鹽馬古道,并參與學術報告和專題研討,共探鹽業遺產保護利用新路徑。
作為"川鹽入黔第一關",敘永擁有深厚的鹽業文化積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春秋祠更是鹽業文化的重要載體 ,曾在2014年被評為鹽馬古道社科普及基地,2024年入選全國鹽文化場館聯盟常務理事單位。
研討交流環節,專家學者圍繞鹽業遺產保護技術創新、鹽業文化與旅游融合路徑、鹽業遺產數字化傳承等議題分享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一系列具有針對性、可操作性的意見建議,為各地鹽業遺產保護利用提供參考。專委會年會上,與會委員圍繞年度工作開展研討,明確下一階段鹽業文物研究與保護重點任務,為后續學術研討搭建協作交流平臺。
活動期間,"千古鹽音:鹽與城的故事 —— 池鹽井鹽文物珍品展"在敘永縣博物館內正式開幕,百余件珍貴鹽業文物集中亮相,生動展現我國池鹽、井鹽發展歷史。
下一步,敘永縣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持續加強鹽業遺產保護利用,深挖鹽業文化內涵,推動鹽業文化與鄉村振興、旅游發展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