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1日,由國管局辦綜司、北京市商務局、北京市文旅局、東城區人民政府指導的“駐京辦·前門中華美食薈”在前門大街落下帷幕。本次活動歷時36天,集結全國40余家省市區駐京辦及多家企事業單位,秉持“豐儉由人、物有所值”的經營理念,以前所未有的規模與影響力,打造了一場集美食、文化、演藝、旅游于一體的城市級品牌盛會。
閉幕式暨總結表彰會上,北京市東城區委副書記、區政府黨組書記、區長陳獻森與出席本次活動的嘉賓共同為本次“駐京辦?前門中華美食薈”項目中表現突出的單位與個人予以表彰,感謝各單位在本次活動中的辛苦付出,也對取得卓有成效的成果表示祝賀。頒發“優秀組織獎”、“突出貢獻獎”、“優秀伙伴獎”、“個人先鋒獎”等獎項,涵蓋各省市區駐京辦、駐京大廈、天街集團、前門管委會、街道辦、公安、消防等企事業單位。天街集團總經理孔德智與全國駐京機構美食聯盟秘書長范軍共同為“匠心獎”、“最佳人氣獎”等獎項的單位和個人頒發證書和獎牌。
同時,國管局辦綜司有關負責人也對本次“駐京辦?前門中華美食薈”給予了高度肯定,并向東城區委、區政府、天街集團、各駐京辦事處、聯絡處和參展單位的辛勤付出,以及廣泛參與的市民朋友們表示衷心感謝。
此外,山東省駐京辦事處負責人在分享中,生動講述了齊魯風味如何成為一張閃亮的文旅名片,讓游客在品味美食的同時,感受到黃渤海的豪情與深厚的文化底蘊。寧夏回族自治區駐京辦事處負責人則攜“塞上江南”的獨特魅力而來,通過中寧枸杞、吳忠早茶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案例,展現了寧夏如何將“山海至味”轉化為真切的市場效益與文化記憶。他們的發言從不同維度印證了美食在連接地域與文化、賦能地方產業發展上的巨大潛力。
此次活動各方通力協作,共同探索了以美食為載體提振消費、促進產業的新路徑。實踐證明了前門潛力無限、前途光明,值得各方精誠合作,傾力、傾心、傾情打造。本次活動的成功,是一次跨部門、跨地域、跨行業高效協作的典范。在國管局辦綜司和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高位統籌與戰略引領下,東城區委、區政府、天街集團、前門管委會鼎力支持,開辟活動審批與落地的“快速通道”,為盛會的順利舉辦提供了堅實保障。四十余家各省市駐京辦事處展現出空前的凝聚力與執行力,成為連接故鄉與他鄉的堅實橋梁;各駐京大廈、餐飲企業則作為關鍵的落地支點,將藍圖精準轉化為街頭巷尾的升騰煙火。更有一批非遺傳承人與匠心大廚,將灶臺視為展現風土的舞臺,以精湛技藝守護味覺經典。報名三百余家美食、文創品牌,甄選近兩百家品牌參展、銷售。多方力量匯聚成河,共同打造了一張立體、生動、可品嘗的“中華美食文化全景圖”。
據統計,本次活動總客流量突破400萬人次,54個美食攤位累計完成近70萬筆交易,總銷售額突破1400萬元,單日最高銷售額達113萬元。線上相關話題閱讀量超1億次,形成廣泛的社會關注與口碑傳播。從湖南臭豆腐到寧夏灘羊肉,從新疆手抓飯到吉林雪衣豆沙,各地特色美食不僅征服了食客的味蕾,更帶動原產地農產品銷售與鄉村產業發展,真正實現“都市人解饞,村里人解憂”。活動期間,前門大街躍升為夜間經濟新地標,有效拉動周邊商圈客流與商業增值,成為城市消費復蘇的生動縮影。
駐京辦·前門中華美食薈的成功實踐證明,美食作為關鍵支點,能夠有力撬動消費市場,為激活內需、繁榮夜間經濟注入強勁動力。它不僅彰顯了中華美食的深厚底蘊與時代魅力,更探索出一條以美食為核心,有效激活城市消費、深度融合文旅產業、精準服務鄉村振興的創新路徑。展望未來,全國駐京機構美食聯盟將繼續攜手各方,挖掘地方特色產業、風味美食,讓這縷凝聚人心的煙火氣持續升騰,讓這份帶動發展的“中國味道”走向世界,為提振消費、增強經濟活力貢獻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