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11月6日電(記者 陳亮)45人60小時,273種鳥類記錄在案!11月4日,在瀾滄縣勐礦村舉辦的第二屆云南瀾滄觀鳥節閉幕式上,評委隆重宣布,賽事成績中,有7種鳥類為當地鳥種新記錄,其中斑翅椋鳥,是普洱市新記錄。
此次在云南省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成功舉辦的觀鳥節,參加隊伍來自全國東西南北十幾個省區市,帶著積極探索的精神,在瀾滄縣國家森林公園的三個片區和糯扎渡省級保護區的瀾滄片區,不顧頻頻陣雨,晝夜不分地連續作戰,取得了超出預期的好成績。同樣時長的上一屆瀾滄觀鳥節,記錄鳥種231種已經令人興奮,沒想到遠不是天花板。
瀾滄觀鳥節是"我們的瀾滄"生物多樣性保護項目的重要一環。自2022年起,在瀾滄縣人民政府、華泰期貨有限公司和華泰公益基金會的支持下,"我們的瀾滄"項目在云南省普洱市瀾滄縣開展生物多樣性監測工作,通過空缺調查完善野生動物本底調查數據,為進一步的保護和發展行動提供科學建議。同時,探索社區參與森林資源可持續管理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實踐路徑,兼顧保護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使社區在保護中受益,探索當地生態旅游發展之路。
第二屆瀾滄觀鳥節在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林業和草原局、糯扎渡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的指導下,由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和昆明市朱雀鳥類研究所共同舉辦。本次活動也得到了全球環境基金——改善中國自然保護區可持續性項目的支持。
觀鳥節活動中,10支隊伍與評委及工作團隊,往返穿梭于滇南山區復雜的地形中,憑借專業觀鳥技能和豐富的野外經驗,共記錄273種鳥類,包括1種國家一級保護鳥類,49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相當于快速集中地完成了一次對當地鳥類多樣性的深度調查;其中斑翅椋鳥、栗背巖鷚、栗背奇鹛、黑頸鸊鷉、紫背葦鳽、白尾鳾、厚嘴葦鶯為糯扎渡保護區新記錄,還有若干新發現的鳥種需要今后繼續觀察,提供更清晰的現場圖片等證明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