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心懷熱愛,每一步探索的路都會開出花來。
在“冷門”與“熱門”之間,該如何選擇賽道?11月4日,在由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共青團中央宣傳部指導,北京市委網信辦、市委教育工委、團北京市委及北京師范大學聯合主辦,中國青年網承辦的“青春華章·青知講說人”青春分享會現場,國家級非遺北京“面人郎”的傳承人郎佳子彧用自身經歷給出了答案:冷門不代表沒有價值,它可能是一片等待挖掘的富礦。
小時候,郎佳子彧看父親用鑷子夾起金箔輕輕貼在面人上,兩人一起屏住呼吸,完成后的滿足感從心底涌出。但真正學藝后,他發現嫻熟背后是成千上萬次的重復。8歲那年,他連人物的手都捏不好,做了幾十雙沒有一雙能用。父親的回答很淡然:“老捏就一定能捏好。”
如今,郎佳子彧正在探索讓面塑這門老手藝煥發新生。他教摩納哥親王捏“冰墩墩”,創作“致敬奮斗者”系列短視頻,這個系列視頻播放超1500萬次。傳統技藝成了連接家國記憶的獨特語言。“真正的選擇,從不是介于‘冷門’與‘熱門’之間,而是介于內心的熱愛與隨波逐流之間。”他說。
選擇:在“冷門”與“熱門”間,找到心中的熱愛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大家常常面臨不同的選擇。有人選擇了“冷門專業”,卻在其中找到了熱愛;有人在雙面人生的切換中,活出了別樣的精彩;還有人則在兩者之間,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平衡。
“醫生守護大家健康,作家設計角色命運,這就是我的雙面人生。”中國作協會員、北京作協會員、醫學博士蘇東寧(筆名:檸檬羽嫣)主業是神經科醫生,副業是寫小說。
13歲時,蘇東寧偶然打開一個原創文學網站,“成為作者”4個字“點燃”了她的寫作夢。曾被家長禁止,她晚上就把電腦藏在被窩里繼續寫,17歲便出版了第一本書。而她對醫學的熱愛,源于對生命的思考。中學時,她因思考死亡問題而夜不能寐,最終選擇神經科作為探索生命意義的窗口。
蘇東寧的小說《治愈者》帶著鮮明的“醫生味兒”,創作靈感源自她在醫院接觸到的基因病、罕見病患者。“每一個醫學突破,都是幾代人堅持不懈的努力,才能觸碰到上天所給的那一束希望的曙光。”書中的這句話,也成為她的人生信條。
“回顧我的成長歷程,我深感每段經歷都不可或缺。它們共同塑造了現在的我。醫學賦予我嚴謹與深度,文學賦予我感性與溫度。這兩條路,看似平行,實則在我的人生中不斷交會,每一步都開出了屬于自己的花朵?!碧K東寧說。
北京財貿職業學院金融學院團總支副書記、輔導員胡鑫雨則結合自己的經歷,告訴大家,“最完美的選擇不存在,但可以被創造出來”。她從專科生起步,經歷了專升本、考研、讀博,最終成為一名職業院校的輔導員。“職業規劃不是復制別人,而是找到自己的節奏。讓每個當下都朝理想的方向前進,你自然能走出一條獨一無二的光明之路?!彼f。
遠行:用腳步丈量山河,以匠心連接家國
人生當須遠行。這不僅是對地理空間的丈量,更是精神的遠征和專業的深耕。
爾基,一名來自四川阿壩州黑水縣的藏族青年,如今已是中國核工業二三建設有限公司的一名核級焊工。
“我小時候每天追著牛跑,最大的愿望是‘今天牛別丟’?!敝钡酱謇锎钆E飼r一位焊工師傅的到來,讓爾基對這個職業產生了興趣——“滋滋”一響,兩塊冷冰冰的鐵就粘在一起了,“覺得這比放牛有意思多了”。后來,通過四川省藏區“9+3”免費教育計劃,爾基學習了焊接專業。
“我焊過最薄的鋼管是0.8毫米的,電流大一點就會破,小一點焊不牢,這需要焊工對手上力道、角度、速度和電流大小有著極其精微的控制力。練習時大氣不敢喘,生怕一口氣吹歪了焊縫——這比我奶奶縫棉襖還精細。奶奶縫歪了能拆了重縫,我這焊穿了材料就得報廢?!辈贿^,日積月累的汗水沒有白流,爾基用3個月取得了別人至少努力一年半才能取得的國家核安全局焊工資質。
“現在,我名字的編碼鋼印就打印在‘華龍一號’的焊縫旁邊,和這些焊縫一起接受歲月的檢驗。我要終生為安全負責?!睜柣J為,人生的價值不在于從哪里出發,而在于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極致。
生花:以奮斗接續奮斗,讓微光匯成星河
青春的價值,永遠在奮斗里閃光。而當一個個奮斗的微光匯聚,便成星河,照亮前路。
北京師范大學哲學學院2016屆碩士畢業生黃文秀,用生命詮釋了奮斗的意義。2016年,她積極響應號召,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帶領88戶418名貧困群眾脫貧。2019年6月17日凌晨,她在返村途中遭遇山洪不幸遇難,30歲的生命永遠定格在扶貧路上。
但奮斗的精神從未止息。北京師范大學2022級本科生閻嘉智說:“畢業后,我將像文秀師姐一樣,以北京師范大學第28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的身份,前往祖國最需要的地方支教?!弊?998年起,北京師范大學研究生支教團已走過27年。320位前輩走過的路,正被一代代青年接續。北京師范大學的學生們,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校訓精神。
歌手溫奕心也分享了她對堅持的理解:“和許多追夢的年輕人一樣,我的音樂之路也并非一帆風順。在無數次想要放棄的瞬間,我都會對自己說:‘再唱一遍,就一遍。再堅持一年,就一年。’”
“青春或許會有迷茫,但請不要輕易放棄你的熱愛。無論是學術研究、藝術創作,還是社會實踐,每一份堅持都值得被珍視?!睖剞刃恼f。
活動散場時,幾位北京師范大學的新生邊走邊討論,“最打動我的是爾基的故事。他特別樸實,從那么艱苦的環境中走出來,純粹簡單地把工作做到極致,讓我很有共鳴”。還有不少青年在線上線下互動:“不管賺錢多少,要找到自己真心喜歡的事,然后堅持做下去”……
青春是一場美麗的旅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主題詞,有的是選擇,有的是遠行,有的是奮斗。無論是在傳承中創新的郎佳子彧,還是跨界探索的蘇東寧,抑或是匠心報國的爾基,每一個在平凡崗位上不懈奮斗的追夢青年,用選擇定義價值,用遠行拓展邊界,用奮斗書寫擔當,讓青春在與時代同頻共振中,迸發出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