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秋高氣爽的美好時節,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網之光"博覽會的重要環節"AI+交通主題發布活動"于浙江烏鎮隆重舉行。本次活動由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指導,長三角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聯盟、浙江省汽車工業技術創新協會、浙江省汽車工程學會共同主辦,浙江省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浙江省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技術聯盟承辦。以"人工智能+交通:智能體賦能產業新生態"為主題,發布活動匯聚了政府領導、行業專家、企業代表等百余位嘉賓,共同探討智能交通領域的最新成果與創新實踐,深入貫徹國家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戰略部署。
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高端裝備(汽車)處二級調研員潘澤富在開幕辭中強調:"人工智能與交通的深度融合是推動產業升級、培育新動能的關鍵路徑。浙江作為數字經濟大省,將持續優化政策環境,支持智能網聯汽車、機器人等前沿技術發展,構建開放協同的創新生態。"
創新平臺發布:全棧具身智能體一網統管平臺引領行業變革
發布活動核心環節聚焦于"全棧具身智能體一網統管平臺"的正式發布。浙江省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主任楊愛喜在主題演講中介紹,該平臺融合多模態大模型技術,實現異構機器人的能力對接、算法共享和場景編排,已服務400多家政企客戶。平臺通過"雨林模型"構建產業生態,促進機器人、汽車與交通領域的協同發展,在交通、應急、工業園區等場景實現多機協同管理。
創新中心產品經理趙銳文進一步解析了平臺的技術架構,重點介紹了具身智能體即服務(EIaaS)模式。該平臺通過任務編排引擎、視覺分析引擎和具身技能庫,降低開發門檻,解決異構機器人接口不統一、算力要求高等瓶頸,已在應急、巡檢等場景驗證其可靠性。
參加發布活動的省廳領導、一網統管平臺生態企業代表一起,上臺啟動發布按鈕,與現場觀眾共同見證“全棧具身智能體一網統管平臺”發布。
生態企業新場景分享:多領域應用落地,彰顯實踐價值
發布活動設置了全棧具身智能體一網統管平臺生態企業新場景發布環節,多家企業展示了前沿技術應用:
文遠知行分享了L4級自動駕駛小巴的創新成果。其無駕駛艙前裝量產小巴續航超200公里,載客8人,最高車速69km/h,適用全場景運營。自主研發64線激光雷達實現250米精準感知與360度無盲區覆蓋。目前已在全國多城交付200多輛車,運營里程超2500萬公里且安全零事故。
云深處科技展示了具身智能四足機器人技術進展,如絕影X30和山貓M20等產品具備高運動性能和全天候作業能力,在電力巡檢、應急消防等領域實現落地。
旺季科技推出了視覺尋路戶外配送機器人,聚焦短途配送場景,解決快遞、外賣配送的人力成本高、效率低等痛點,產品定位高端社區、寫字樓和科技園區。
來自吉利汽車、智港通科技、衛士新能源發布了“人工智能+交通創新”新場景。
曹操出行介紹了基于吉利生態的"三合一"Robotaxi平臺,融合衛星通信、高精度定位和智能調度系統,構建"天地一體"安全體系,在蘇杭試點運營中通過智能化座艙和出行大模型提升體驗與效率。
浙江智港通科技分享了智能集卡云路徑協同平臺,破解港口車輛規?;旌献鳂I這一世界級難題,為全球港口智慧化轉型提供"中國方案"。
衛士新能源聚焦新能源電池后市場,推出AI健康檢測和維修管控系統,通過"云-邊-端"架構實現電池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安全性和效率。
行業報告發布:前瞻人形機器人技術趨勢
浙江省汽車工業技術創新協會副會長管遠華發布了《2025人形機器人技術全景分析報告》。報告涵蓋硬件、軟件和產業鏈分析,指出AI大模型、供應鏈協同等趨勢,強調汽車與機器人技術同源,為智能交通帶來創新機遇。報告提出了分層投資建議,為行業提供戰略指引,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
展望未來:創新永不止步,賦能產業新生態
發布活動最后,主辦方呼吁各方持續合作,共同推動智能網聯汽車、新能源汽車和機器人技術的融合發展。與會嘉賓一致認為,人工智能與交通的結合將重塑產業生態,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活力。本次發布活動不僅展示了最新技術成果,更搭建了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的平臺。隨著這些創新應用的落地推廣,智能交通產業將加速向智能化、綠色化、高端化轉型,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浙江力量。
免責聲明:該文章系我網轉載,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新聞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僅供讀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