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11月7日電 (記者 李靜) 2025年11月6日,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由蔻德罕見病中心與靈北共同發起的“構建DEE健康新生態:聚焦發育性癲癇性腦病的科學突破與全方位支持”圓桌論壇成功舉辦。論壇匯聚了來自醫療界、產業及患者組織的多方代表,共同探討發育性癲癇性腦(DEE)這一難治性神經罕見病的臨床挑戰、創新藥物進展、政策支持與患者關懷體系構建等關鍵議題。
丹麥駐滬總領館領事、丹麥創新中心主任石安勝,國家兒童醫學中心主任、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院長王藝教授,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神經科郁莉斐教授,蔻德罕見病中心創始人及主任、瑞鷗公益基金會聯合創始人兼秘書長黃如方,靈北中國總經理張一帆作為論壇分享嘉賓。與會各方達成一項核心共識:破解DEE的困境,需要“好藥”去攻克疾病,需要“好政策”去鋪就道路,更需要一個“好的支持生態”去守護患者全生命周期。
DEE是一組神經發育性疾病,在兒童早期起病,以難治性癲癇發作和發育停滯或倒退為特征,是一組具異質性的嚴重癲癇綜合征。據統計,發育性癲癇性腦病的總體發病率已超過1/2000例活產兒,病死率為17%~50%,即便患兒有幸存活,往往也會遺留嚴重的神經系統殘疾。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神經科郁莉斐教授指出,當前DEE的治療仍以傳統抗癲癇藥物為主,療效不理想且長期耐受性較差,臨床迫切需要一款安全有效的治療藥物。
靈北中國總經理張一帆表示,該公司bexicaserin獲得突破性治療藥物認定對靈北來說意義重大,突破性治療藥物認定為bexicaserin提供了與監管機構早期溝通的契機,有望顯著加快其研發與引入進程,使靈北距離為中國DEE患者提供創新療法的目標更近一步。
蔻德罕見病中心創始人及主任、瑞鷗公益基金會聯合創始人兼秘書長黃如方指出,罕見病不僅僅是醫學問題,對包括DEE在內的兒童罕見病患者的支持是一個社會化的系統工程。需要政府的頂層設計,醫院的診療能力,企業的創新藥物,以及患者組織的社群支持,多方協同,缺一不可。也希望社會各界給予這個群體更多實質性的關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