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11月7日長沙訊 今天上午,湖南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會議重點介紹《湖南省貫徹落實國務院“人工智能+”行動的實施方案》(簡稱《實施方案》)的出臺背景和主要內容。
國務院今年8月21日印發了《關于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旨在進一步推動人工智能與經濟社會各行業各領域廣泛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智能經濟和智能社會新形態。省委省政府歷來高度重視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將其列為湖南“4×4”現代化產業體系中的四大未來產業之首。然而,目前湖南人工智能產業能級在國內總體處于第二梯隊,在算力底座支撐、核心技術攻關等方面與先進省份仍存在差距。為積極主動擁抱“人工智能+”時代,奮力搶占新一輪發展制高點,省發展改革委牽頭會同省工信廳、省科技廳、省數據局等部門起草了本《實施方案》,并于10月27日以省政府名義正式印發。
《實施方案》在起草過程中,注重深刻學習領會中央精神,突出對標對表;同時兼顧積極有為和現實可行,科學提出2027年、2030年、2035年3個階段性目標,突出科學發展。方案還結合湖南優勢,聚焦神經科學、先進制造、文化旅游等最具特色的14個重點發展方向,突出湖南特色;并且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推動創新成果惠及每一個人,力求讓大家工作更智能、生活更美好,突出可感可及。
《實施方案》共分為5個部分。“目標要求”明確了按照“兩年有突破、五年見成效、十年成高地”的要求,加快建設全國一流的人工智能創新策源地、產業集聚地和應用示范地。最終目標是到2035年,全面步入智能經濟和智能社會發展新階段,人工智能應用水平躋身全國前列,部分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在“重點方向”部分,方案聚焦5大領域、突出14個賽道。在科學技術領域,重點是基礎研究和神經科學。產業發展領域重點包括先進制造、文化旅游、農業以及具身智能。消費提級領域涵蓋自動駕駛、終端設備和低空經濟。民生福祉領域則包括教育教學、醫療健康和高危作業。治理能力領域重點是政務服務和應急管理。
在“實施路徑”上,方案提出了產業提質、科技創新、筑底強基、人才引育、改革賦能、開放合作等6大行動,以突出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保障措施”則從加強組織領導、加大政策保障、優化應用生態、注重安全發展等4個方面提供保障與責任落實。最后提到要將十大重點企業、十大示范場景、十大未來場景、十大重點科技創新平臺(首批)、十大支持措施隨文印發,并將滾動實施、持續推進。
(中國日報湖南記者站 何純 朱友芳|袁浩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