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2025中國城市國際傳播影響力指數報告》在浙江杭州發布。報告顯示,中國城市國際傳播影響力前十的城市分別是香港、北京、上海、臺北、澳門、廣州、杭州、成都、深圳、西安。中國內地城市國際傳播影響力前十的城市分別為北京、上海、廣州、杭州、成都、深圳、西安、重慶、南京、廈門。與去年內地城市榜單相比,南京、廈門排名顯著上升,進入前十。
在分項指標方面,福州、寧波躋身網絡傳播影響力內地榜前十;北京、上海、西安和深圳四個城市的外文媒體報道總量保持領先;天津取代西安首次進入內地城市社交媒體影響力前十;深圳憑借高新技術產業集群與國際科創活動,其信息檢索影響力排名從去年的16名躍升至第4名;多數城市景點與酒店評論數量遠高于餐廳評論數量,體現出國際訪客對中國餐飲行業的接觸體驗還不夠廣泛。
針對如何進一步提升城市國際傳播影響力,報告提出五項對策建議,包括硬核科創驅動城市傳播升級、生態文明彰顯中國發展理念、文化產業賦能城市品牌出海、群眾性賽事打造城市國際名片、全球創作者激活城市創新敘事等。
據悉,本年度報告由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實驗室國際傳播智能計算實驗室發布,由浙江傳媒學院校長、黨委副書記,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韋路領銜,是自2018年以來該團隊第六次發布。今年該報告指標體系有較大更新,新增30項數據指標,并首次將大模型指標納入評估體系。
該實驗室還同時發布了中國城市國際傳播智能計算平臺,包括中國城市國際傳播駕駛艙和中國城市國際傳播智能體,旨在打造一站式、智能化的國際傳播效能評估平臺。
(榜單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