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西藏推行房屋市政工程施工智能化招投標新聞發布會舉行。自治區住建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郝立東,自治區住建廳建設工程造價與招標投標中心主任汪海澎,自治區住建廳建設工程造價與招標投標中心副主任梅多曲珍,自治區住建廳建設工程造價與招標投標中心二級主任科員格頓,自治區黨委宣傳部新聞處四級調研員徐卓共同出席。西藏自2024年5月起在全區房屋市政工程領域全面推行施工智能化招投標。截至2025年10月底,全區采用智能化招投標的項目達1788個,涉及投資金額380億元。
本次改革的核心理念是“技術賦能、規則主導”,創新構建了“智能化招投標”新模式。該模式通過“五個自動”智能系統重塑招投標流程。一是自動匹配招標條件,系統根據國家標準自動生成公平的招標要求,杜絕“量身定制”;二是自動電子清標,通過分析硬件信息、報價規律等多維數據,智能識別并阻斷圍串標行為;三是自動抓取商務信息,企業資質、人員資格、業績等信息直接從住建部“四庫一平臺”獲取,確保數據真實,從源頭上防范了虛假投標;四是自動評標評審,系統固化了評審規則,實現無差別計算評分,最大限度減少人為干預;五是自動全鏈條監管,全過程操作留痕,責任可溯。這“五個自動”共同構筑了一個由規則和算法驅動的招投標新生態,從根本上保障了過程的規范與高效。
自治區住建廳黨組成員、副廳長 郝立東
在“智能化招投標”框架下,評標全過程由系統自動完成,“評標專家僅對結果進行復核”,有效解決了專家操縱評標結果的問題。同時,通過打通電子交易系統、建筑市場監管公共服務平臺與建筑工人實名制系統,“實現投標承諾人員與施工現場管理團隊信息關聯”,有效破解了“兩張皮”等長期存在的行業頑疾。
自治區住建廳建設工程造價與招標投標中心主任 汪海澎
改革還創新引入“招標人自主定標”模式,實行“評標與定標適度分離”。系統負責評標評審并推薦不少于5名合格候選人,招標人充分發揮定標權。為確保權利用于“擇優”而非“擇關系”,建立了多重約束機制。一是制度保障,出臺了《自主定標導則》,嚴格規范定標委員會的組成與決策程序;二是深度考察,創新引入現場答辯機制,讓招標人能面對面考察候選團隊的真實履約能力,特別是高原施工等關鍵經驗;三是全程陽光,定標方法和結果全部納入“十公開”范圍,接受全社會監督。通過這些措施,在賦予招標人靈活性的同時,確保了定標過程的科學、民主與透明。
自治區住建廳建設工程造價與招標投標中心副主任 梅多曲珍
施行改革以來,取得了多方面實質性成效,主要體現在四個關鍵方面。一是市場環境得到系統凈化。通過采用系統性的技術手段,串通投標全面得到有效遏制。同時,資金共管等創新機制,從源頭上壓縮了買標賣標的生存空間;二是資源配置效率大幅度提升。全流程智能化,評標時間從傳統模式的平均一天縮短至1小時以內,效率提升超過80%。對企業而言,遠程參與投標、數據自動抓取等機制,參與單個項目投標成本降低了5000至10000元,切實減輕了企業負擔;三是項目履約得到可靠保障。通過“業績匹配”“現場答辯”等機制,實現了中標企業與項目需求的高度契合。不僅提升了招標人的滿意度,更重要的是為工程質量和安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四是市場活力得到充分釋放。今年8月以來,全區完成招標項目225個,吸引4007家次企業參與投標,統一的規則和透明的環境,讓各類企業都能在公平的賽道上競爭,市場參與度顯著提升。
自治區住建廳建設工程造價與招標投標中心二級主任科員 格頓
西藏的智能化招投標實踐獲得了廣泛認可,改革模式已走在全國前列,為湖南、浙江、貴州等地的類似探索提供了有益參考。下一步,自治區將持續完善系統,拓展應用范圍,為構建更加開放、競爭、有序的建筑市場環境貢獻力量。
(圖片由賈凱強授權提供)
以上內容為推廣信息,所涉及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消費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