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11月10日電 2025年11月7日,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全鏈條支持創新藥發展主題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成功舉辦。
健康和人口發展戰略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席王培安,國家衛生健康委財務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趙樹理,上海市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聞大翔,國家衛生健康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黨委書記、主任諸宏明出席會議。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賀丹主持開幕式。
王培安在致辭中表示,剛剛閉幕的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為"十五五"時期發展指明了方向,強調要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加快建設健康中國,健全醫療、醫保、醫藥協同發展和治理機制,支持創新藥發展。進博會是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平臺,本次會議將進博會與健康中國建設相結合,為全鏈條支持創新藥發展提供了相互溝通交流的機會。他提出四點建議:一是以開放促創新,共享中國超大規模市場機遇,讓全球創新藥械通過進博會"快車道"惠及中國患者;二是以合作強鏈條,落實《支持創新藥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打造穩定透明的創新環境;三是以共贏拓未來,加強國際合作,推動中國創新藥"走出去",共筑人類健康共同體;四是以人民為中心,聚焦重大疾病和罕見病等領域研發,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與藥品可及性,讓優質醫療資源更好惠及人民群眾。要堅持開放包容、合作共贏,助力創新藥加速跑,為健康中國建設和全球公共衛生事業作出更大貢獻。
趙樹理在致辭中表示,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明確支持創新藥和醫療器械的發展。全鏈條支持創新藥發展,是加快實現健康中國戰略目標的重要舉措。創新藥的研發、引進和應用,既是提升疾病防治能力、應對公共衛生挑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的關鍵環節,也是國家科技自立水平與經濟發展實力的重要體現。國家衛生健康委高度重視生物醫藥產業的創新與發展,堅持把創新藥物研發擺在國家戰略層面統籌規劃,會同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醫保局等部門,在基礎研究、臨床應用、科技重大專項等重大項目經費安排、科技成果轉化、醫保支付、價格管理等方面,全鏈條強化國家藥物創新體系建設,推動我國新藥研發實現了從"跟蹤仿制"到"自主創新"的跨越。同時,期待借助進博會這一平臺,發揮我國巨大產能、超大市場和豐富經驗的優勢,在國際交流合作中主動宣傳推介中國創新藥發展成果,鼓勵更多創新藥進入中國市場,更好滿足群眾用藥需求。
聞大翔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上海緊扣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中的裉節問題,出實招、求實效。在衛生健康領域,創新藥臨床研究支撐水平不斷提高。依托全市研究型醫院體系,市級醫院全覆蓋建設臨床研究中心,加快推進示范性研究型床位投入運行。拓展升級成果轉化平臺載體,組建上海臨床創新轉化研究院,加快上海臨床研究中心、國際醫學科創中心、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免疫治療創新研究院等一批高水平新型創新研究平臺建設。未來,上海將持續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鼓勵醫療機構與生物醫藥企業共同開展符合臨床需求的科學研究和符合市場需求的創新產品研發,推動生物醫學新技術臨床研究和臨床轉化應用,加快衛生健康數據平臺建設,推動臨床研究數據歸集利用。
賀丹在開幕式主持中表示,在"十四五"規劃圓滿收官、科學謀劃"十五五"發展藍圖的關鍵時期,我們借助進博會這一國際平臺舉辦本屆主題會,旨在通過高水平對外開放,踐行中國在全球健康治理中的理念與方案,與各方共享發展機遇。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作為國家衛生健康委的直屬事業單位,一直以來都發揮著國家智庫的重要作用,長期致力于健康中國戰略的推進與實施,本次主題會議將促進各方交流,加強務實合作,為全球健康治理分享中國的實踐經驗,助力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建設。
在主旨演講環節,中國醫藥工業信息中心主任郭文,上海市衛生和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國家衛生健康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顧雪非分別作主旨演講。國家衛生健康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黨委書記、主任諸宏明主持主旨演講環節。
諸宏明表示,我國正處于從"醫藥大國"向"醫藥強國"邁進的關鍵時期。在此進程中,構建科學、高效、前瞻的藥物政策體系,是驅動產業創新升級、塑造國際競爭新優勢的核心支撐。作為本次主題會的主辦單位之一,國家衛生健康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長期承擔"國家藥物和衛生技術綜合評估中心"職責,參照國家重點實驗室管理模式,系統開展醫藥領域藥品臨床綜合評價、衛生技術評估與藥物政策研究,為國家藥物治理與衛生決策提供專業、有力的技術支持。面向未來,中心將致力于打造高端智庫平臺,通過深化循證研究、創新評估方法與加強國際對話,倡導為我國醫藥創新營造更好的政策環境,并在藥品可及性、可負擔性等全球性議題上,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中國路徑",為人類健康福祉作出更具實質性的貢獻。
郭文在題為《從仿制藥到創新——中國醫藥產業發展現狀與趨勢》的主旨演講中指出,當前中國藥品市場規模已位居全球第二,整個產業格局正在發生深刻重構。仿制藥領域在帶量采購等醫改政策推動下,已進入"量價換擋"的深度調整階段,企業正通過提升質量與控制成本來維持穩定增長。同時,在國家全鏈條支持創新藥發展的背景下,創新藥研發與上市速度明顯加快,在整體醫藥市場中的占比持續提升。中國醫藥產業已從過去的"仿制為主"邁入以仿制升級與創新轉型并重的"仿創轉型期",并正在穩步走向"創新引領"的全新發展階段。
金春林作了題為《全鏈條政策重塑創新藥生態》的主旨演講。他表示,生物醫藥產業是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領域,發展創新藥關系生物醫藥產業發展,關系人民健康福祉。近年來,上海市為進一步打造新時代全球生物醫藥重大戰略產業高地,支撐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出臺了相關政策文件,旨在通過多維度協同,打通研發、臨床、審評審批等環節。整體來看,政策正推動我國生物醫藥產業正從"量"向"質"躍升,加速創新成果惠及患者。
顧雪非作了題為《創新藥品全生命周期評價與思考》的主旨演講。他表示,現在中國占全球在研藥物的 26.7%,已成為第二大新藥開發國家,但仍面臨研發布局較為集中,未滿足臨床需求情況。需要對創新藥進行全生命周期的評價,"創新"醫藥產品的價值應該隨著時間的推移進行持續監測和評估的條件,從臨床前到臨床研究階段,最終到藥物在臨床實踐中的使用,根據其當下附加獲益實時判斷,構建統一的創新藥評價標準,引導行業高質量發展。
在以"全鏈條協同促進創新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圓桌對話環節,國家衛生健康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李雪,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副院長岑玨,北京整合醫學學會常務副會長杜亞宏,諾華中國副總裁、價值準入部負責人羅亞,安進中國政府事務與市場準入總監林堅分享了各自領域在促進創新藥高質量發展的探索和經驗。上海市衛生和健康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何江江主持圓桌對話環節。
本次會議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健康和人口發展戰略研究院指導,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國家衛生健康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上海市衛生健康委主辦,人口與健康雜志社、北京整合醫學學會承辦,健康中國研究中心學術支持,來自國家衛生健康委交易團、上海市衛生健康系統、學協會、健康產業代表以及媒體代表等參加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