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列滿載玉米的“長江班列”從江西九江城西港鐵路專用線緩緩駛出,向著四川腹地進發。這趟看似尋常的貨運班列,實則承載著特殊的意義——它不僅是江西開行的首趟“長江班列”,更標志著長江中游鄂、湘、贛三省實現“長江班列”鐵路運營段全覆蓋,為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的動能。
“長江班列”創新采用“鐵路運輸+長江水運”的鐵水聯運模式,以鐵路運輸精準繞開通航瓶頸,讓長江通道的物流組織效率實現質的飛躍。此次江西首趟班列搭載54個集裝箱、近1500噸貨物,用實打實的運量證明了這一模式的可行性與承載力,更讓長江經濟帶的運輸網絡愈發立體鮮活。
對企業和地方經濟而言,這趟班列帶來的紅利看得見、摸得著。班列全程推行的“散改集”運輸模式,從根本上解決了傳統散裝運輸裝卸耗時、損耗率高的痛點。僅九江至四川夾江、皂角鋪等站的運輸時限就可縮短15天,這意味著企業資金周轉速度加快、供應鏈穩定性增強,區域間的商貿往來將更具活力。在糧食等大宗商品運輸領域,這種效率與效益的雙重提升,更能為保障民生供給、穩定市場物價提供堅實支撐。
此次“長江班列”延伸至江西,讓長江中游三省形成閉環聯動,既打通了東部沿海與西南內陸的運輸脈絡,也讓江西的區位優勢得到進一步釋放,我們有理由相信這趟穿梭于長江兩岸的班列,將成為連接區域、激活產業、惠及民生的“黃金紐帶”,讓長江經濟帶的協同發展之路越走越寬廣。(圖片由何潔儀 劉馨宇提供)
以上內容為推廣信息,所涉及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消費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