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涸多年’的濱435區塊終于‘喝飽了水’,現在1個月能注進去過去1年的水量。”10月10日,勝利油田魯明公司濱南管理區油氣開發主任師武麗麗盯著濱435區塊三號平臺超過150天高產穩產的報表數據——日產油185噸,“有了壓驅技術,低滲透油藏‘渴得慌’的問題迎刃而解了。”
壓驅技術,運用超高壓注水,在儲層形成像高速公路一樣的微裂縫,注入水沿著“高速公路”進入地層的深部、微孔隙中,大排量注入又進一步支撐和擴展微裂縫,形成良性循環,在短時間內增能。達到設計注水量后燜井,使壓力傳導至油井端,儲層壓力整體達到一個相對均勻且穩定的分布狀態,形成一個新的、高能量的壓力場,擴大注入水的波及面積,進而提高采收率。
“常規注水是慢慢滲透,像給地層‘細水長流’,但低滲油藏‘喝水困難’;壓驅是直接‘灌’,把能量快速補進去。”武麗麗解釋道。
濱435區塊灘壩砂特低滲透油藏地質儲量近1650萬噸。2018年,該區塊劃歸魯明公司,但由于開發技術不成熟,該區塊流轉于中石化內部,無人接盤。2023年,濱南管理區首次引進壓驅技術,突破傳統“注水壓力不能超過地層破裂壓力”的束縛,成功破解了灘壩砂低滲透油藏油井投產后產量遞減快的難題,也成功開發了濱435區塊。
濱南管理區利用壓驅技術注水,壓力僅比過去提高10至15兆帕,就讓地層從“滴水難進”變為日注水上千立方米。目前,該區塊壓驅后油井平均日產油近200噸。
“壓驅技術像‘破冰’一樣,為地層打開了一道縫,更打開了技術人員注水開發的思路。”管理區經理孫冰說道。
2022年以來,魯明公司在灘壩砂大膽探索、反復論證,陸續在濱435一期、二期、三期等低滲透區塊推廣應用這項技術,讓這些曾經“滴水難進”的油藏“飽飲暢飲”。目前,已實施的15個井組,地層能量得到有效補充,高產穩產效果顯著。
魯明公司將按照“立足先導試驗、建立有效水驅、逐步擴大規模、持續優化調整”的工作思路,全面啟動壓驅注水專項工程。
以上內容為推廣信息,所涉及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消費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