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中建一局承建的中海蘇州超塔項目迎來重大節點,主塔樓順利沖出“正負零”,項目正式進入地上主體結構施工階段。
作為城市新地標,蘇州超塔項目建成后將集高端辦公、酒店式公寓、公寓式酒店及塔冠商業等功能于一體,成為推動蘇州城市能級提升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C80高標號混凝土在蘇首次應用
為保障主塔樓地下室主體結構施工質量,項目團隊在C80高標號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突破多重挑戰。這是中建一局在蘇州首次使用C80高標號混凝土,其高強度特性對裂縫控制提出極為嚴苛要求。同時,地下室結構體量龐大,1.9米直徑外框柱與1.5米厚剪力墻均屬大體積混凝土澆筑范疇,內部水化熱控制成為成敗關鍵。此外,盛夏高溫的施工環境進一步加劇高強混凝土水化熱反應,溫度與收縮裂縫風險尤為突出。為此,項目團隊構建“內降外?!本C合技術體系,通過精細化配合比設計、自動化實時溫度監測與動態養護策略,精準控制并主動干預水化熱效應,有效降低由水化熱引發的裂縫風險,杜絕貫穿性與有害收縮裂縫的產生,切實保障主塔樓主要受力構件的結構可靠性與耐久性,為主塔樓大底板澆筑并順利沖出“正負零”奠定堅實基礎。
中建北斗實現毫米定位
為確保主塔樓在30.5米深的復雜基坑上拔地而起且筆直向上,項目團隊運用中建一局研發的北斗高精度定位技術,構建測量精度控制與垂直度監控系統。采用地基增強系統+多基站固定基線組網,顯著增強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實現建筑平面誤差2毫米以內,高程測距精度達十五萬分之一,為主塔樓后續拔節生長打下基礎。
智慧賦能推動施工管理
面對深窄基坑、復雜工況與多交叉作業等情況,項目團隊系統引入智能裝備與信息化管理平臺。在作業層面,投入激光整平機器人、抹光機器人等自動化機具,實現質量與工效雙提升。在人員與安全管控方面,部署“星璇”項目履職管理系統,配合搭載智能芯片的安全帽,集成立體定位、軌跡追蹤與安全監管等功能,構建“實時感知、風險預警、行為可溯”主動安防體系,推動項目管理更加數字化、精細化。
中海蘇州超塔項目主塔樓順利沖出“正負零”,為這座城市未來地標的落成奠定堅實基礎,建成后,將為蘇州乃至長三角區域增添一張全新靚麗的“城市名片”。(圖片由中建一局授權提供)
以上內容為推廣信息,所涉及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消費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