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11月12日電 2025年11月10日,第十三屆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高級別論壇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三十次締約方大會(COP30)中國角成功舉辦。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出席論壇并致辭,中國代表團團長、生態環境部副部長李高、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劉振民共同主持論壇,"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理事長趙英民出席論壇。
黃潤秋指出,氣候變化是全人類共同面臨的嚴峻挑戰,面對個別國家"退群"等干擾因素帶來的全球氣候治理逆風,加強南南合作對于推動全球氣候治理進程、全面落實《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巴黎協定》具有關鍵意義。中國作為負責任的發展中國家,始終致力于推動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實施"非洲光帶""清潔爐灶""早期預警"等旗艦項目,開展低碳示范區建設和能力建設合作,有力支持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
COP30主席安德烈·科雷亞·多拉戈親自蒞臨現場,對論壇的成功舉辦表示熱烈祝賀,并肯定了論壇在凝聚全球氣候治理共識、推動南南合作落地方面的重要意義。COP30執行主任安娜·托尼、聯合國助理秘書長塞爾溫·哈特、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副執行秘書諾拉·哈姆拉吉、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副執行主任凱蒂·范德海登,以及來自加蓬、烏干達、肯尼亞、埃及、坦桑尼亞、安提瓜和巴布達、尼日利亞、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圭亞那等國高級別代表出席論壇,對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方面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予以高度評價,表示愿與中方一起繼續在應對氣候變化領域加強務實合作。
論壇上,中國生態環境部啟動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清潔爐灶"旗艦項目,將向全球南方國家援助適配性清潔爐灶及技術支持,減少炊事領域碳排放與污染物排放,助力受援國提升氣候應對能力,實現民生改善與綠色低碳發展雙重目標。
論壇期間,中國生態環境部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簽署了關于應對氣候變化與兒童的合作諒解備忘錄,雙方將深化氣候領域南南合作,共同推動中國最佳實踐向全球南方國家分享,提升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能力。此外,中國生態環境部還與安提瓜和巴布達環境主管部門簽署第一批光伏物資援助接收證書。
論壇上,臺鈴集團總裁姚立正式發布了引領行業綠色轉型的"智聯電動車綠色低碳測評體系"。
"當前,電動車產業已進入智聯化轉型的關鍵階段,人工智能為產業綠色升級提供了戰略機遇。"姚立指出。為此,臺鈴在權威機構支持下,于2025年啟動了"智聯電動車綠色低碳測評體系"建設工作。該體系旨在針對電動車的智造、使用、回收三大環節,研制技術標準、構建技術系統、制定評測規則,并依托全域數據構建全生命周期的智聯電動車人工智能數據服務系統,其根本目標是支持建立綠色低碳、可溯源、可循環、可持續的智聯電動車產業全球發展生態。
本次論壇由中國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指導,對外合作與交流中心、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共同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