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11月12日電(記者 曹靜)今年,AIGC影視平臺FizzDragon制作的全流程AIGC大電影《海上女王鄭一嫂》在新加坡上映。一部AIGC電影走進電影院,這更像是一場實驗——一次用人工智能重新定義電影創作的嘗試。
《海上女王鄭一嫂》由來自13個國家和地區的130多位創作者共同完成。
“我們從未見過面,甚至攝像頭都沒有打開過,純粹通過熱愛和語音溝通,完成了這樣一部 90 分鐘的大電影。”AIGC影視平臺FizzDragon創始人陳卓說。相比傳統影視制作,AIGC電影的制作團隊不必身處一處,讓協作更加靈活。
正是因為AIGC電影的這些特性,一些想做電影但一直沒有機會的人,通過這部電影實現了自己的電影理想。
“傳統影視項目,從制作到發行可能需要三到五年,甚至有的項目因為物資不夠、演員檔期等原因而停滯。”陳卓說,“而AI可以大大加速電影的制作周期,不管募資情況如何,都能先啟動項目——創作者在支付軟件產品的費用后,就能開始制作,同時等待資金支持,把項目做下去。”
在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期間舉辦的“直通烏鎮”全球互聯網大賽上,陳卓接受了記者的采訪。總決賽上,FizzDragon獲得大賽的三等獎,她說這是對他們構建全球AIGC創作者平臺方向的充分肯定。
作為一個AIGC影視平臺,FizzDragon正在改變影視行業的生產關系與價值塑造方式。更重要的是,AIGC電影能夠讓更多人看到像“鄭一嫂”這樣被塵封在歷史里的IP。
“傳統電影模式往往傾向于不斷復制過去商業上成功的模式,而忽視了這些蘊含深厚文化價值的題材。”陳卓說。
陳卓自己是技術出身,但非常熱愛文學創作,寫了很多科幻小說。然而,這些作品基本沒有市場,也沒有出路。這成為她創業的起點:當新穎的想法被傳統電影行業拒絕時,創作者就需要一個渠道,讓這些獨特的視角被看見、被聽見。
“我一直在問自己,當一個人很有才華,有想表達的東西,但環境不允許,他是否應該放棄熱愛?”陳卓說,“AI給創作者提供了機會,讓他們能夠以更低的成本將自己的創意投入到人類文化的‘池子’中,讓思想被看見、被共鳴、被融合。”
除了題材問題,一些大制作的電影,投資高,擁有一流的導演和演員陣容,但票房卻不理想。陳卓認為,這說明觀眾并不愿意再為套路化的內容買單,也從側面反映出傳統影視行業那些固定的套路邏輯已經行不通了。
而FizzDragon則探索著一種新的內容形態:來自不同領域、不同空間的人,因為對同一個話題的熱愛而聚在一起,為了這個目標共同努力。陳卓說,FizzDragon中的“Fizz”有沸騰的意思。
“我們希望能創造出讓人產生化學反應的內容,讓創作的能量不斷沸騰。”她說。
當然,一些具有傳統電影背景的人認為AI可能會對傳統影視行業造成沖擊,但在陳卓看來,傳統影視的對手并不是AI,恰恰相反,新興技術反而能夠彌補傳統影視的不足。
“真正對傳統影視造成沖擊的,實際上是短視頻或短劇。”她說,“如果能利用AI創造出更有趣的劇本,生產出更受觀眾歡迎的內容,而不是復制公式化的短劇,傳統影視也許能扳回一局。”
她認為,無論是短劇還是電影,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給觀眾提供怎樣的精神食糧,而“這些精神食糧可以是有趣的,新鮮的,甚至是反傳統的。”未來,AI能夠拓展更多細分市場,為小眾群體設計專屬故事,創作者也不必被商業化、娛樂化等傳統影視規則束縛,利用AI制作出傳統影視不會去拍攝、但卻閃耀著人性光輝的故事。
“未來的電影,不一定要票房幾十億。哪怕只有百萬規模的作品,只要能覆蓋成本、讓藝術家持續創作,這部作品就有價值。”她說。
(編輯:曹靜 張天磊 涂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