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煙葉收購站,一個在收購季里永遠沸騰著汗水、也交織著希望的地方。
當晨光尚未完全驅散山間的薄霧,當路旁草尖的露珠仍映著天光,煙站新一天的“戰役”便已悄然拉開序幕。沒有硝煙,卻同樣緊張激烈;平凡重復,卻關乎著千家萬戶。這,就是收購季的十二時辰,一段用責任和擔當寫就的時光詩篇。
竹山縣煙站一隅
卯前:黎明破曉 恪守以待
站長的鬧鐘在凌晨五點響起。開門、通風、檢查設備,是他每日的必修課。作為年初才調崗到煙站的“新兵”,這滿屋的金葉、繁雜的等級標準,對他而言都是全然陌生的領域。深知專業壁壘非一日可破,他選擇用腳步丈量責任,以全方位的組織協調彌補經驗的不足。清晨的站里,這種無聲的緊張與籌備,比喧囂更讓人感到力量。
天色漸亮,同事們和分級員陸續到來,每日晨會過后,在簡短的招呼聲中,一天的忙碌就這么平平常常地開始了。
收購期間某日晨會場景
辰巳:人潮如織 車馬盈門
七點未到,大門一開,載滿金色煙葉的車輛便陸續涌入院內。分級室前的廣場上,人聲、引擎聲、搬運煙葉的窸窣聲混成一片,交織成一首收獲的序曲。深吸一口清冽的空氣,里面混合著若有若無的煙草醇香,這是收購季里最熟悉的味道。
調度員熊師傅發現一批煙葉有霉變風險,立即協助煙農將煙葉轉移至通風處攤開,耐心叮囑保管要領。質管員萬師傅的工作,不只是監督,更是指導。他像一道精準的濾網,守在分級臺旁,時而在成堆的煙葉前俯身翻看,時而與分級隊員輕聲交流,確保每批煙葉以一致的純度流向下一環節。這場景,年年如此,卻總讓人看不厭。
質管員萬師傅在指導分級隊員場景
午未:暫歇勞形 養精蓄銳
午間食堂,笑語緩解疲憊。大家圍坐交流上午的“戰績”,數字背后是團隊的巨大合力。院中排隊等候的車輛依舊蜿蜒如長龍,經歷了一上午高度集中的工作,飯后短暫的歇息顯得尤為珍貴。
然而,真正的考驗在午后。長時間的站立和專注讓人眼睛發酸、腰背僵硬,對于年過五旬的主檢員來說,是對體力和毅力的雙重考驗。胡師傅的臺子前圍的人最多,他不急不躁,指尖輕捻、目光如炬,偶爾遇到爭議較大的等級判定,便召集同事們一起討論,這不僅解決當下問題,也讓年輕的分級員和煙農們學到了不少實用的判定技巧。
主檢與煙農耐心講解爭議
申酉:金葉成山 匠心不移
過磅處,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風波”。“會計,我都賣好幾筐了,咋屏幕上的名字還是上一家?”“會計,我記得有一筐重量是50公斤,咋發票上沒有這個數,不會是沒稱上吧?”面對疑問,負責過磅的小陳從不急躁。一一核對,耐心解釋,直到煙農眉頭舒展、化為笑意,道謝離去。那臺公平秤,稱的是煙葉,更是人心。
煙農售罷笑語甜
打包區里,機械轟鳴,倉管員諶師傅指揮若定。看著煙葉被壓成方方正正的煙包,捆扎結實、標識清晰,然后像等待檢閱的士兵,被整齊地壘放起來。空氣里彌漫著汗水與煙塵的混合氣息,這是勞動最原始,也最真實的味道。想到這每一包煙葉都將融入國家經濟的命脈,我們的疲憊,也在此刻化為實實在在的自豪感。
戌后:清點結算 慎終如始
當時鐘指向下午七點,最后一筐煙葉交售結束,送走滿身勞累卻心懷期待的煙農,喧囂的院子終于漸漸安靜下來。但這遠非結束。
結算室內鍵盤聲聲,一天的賬目必須在此刻毫厘不差;庫房之中加班加點,收購的煙葉必須在當日整理成件。走進倉庫,開始細致的盤點,核對單據上的數字與如山般的煙包是否吻合。與此同時,站長辦公室燈火通明,已經召集同事們開起了簡短的復盤會。
“中桔三比例高了,明天調一下李家莊的次序”“王村老張的煙葉要注意防潮”……這不是收尾,而是新一輪戰役的謀劃。
日子里沒有驚天動地的大事,只有一遍遍的分級、過磅、打包、盤點,卻都早已超越了簡單的收購與售賣。有枯燥,有困頓,有被誤解時的委屈,有為等級爭得面紅耳赤的插曲。但當初升的太陽再次照亮這座院落,每一位職工依舊會帶著同樣的盡職盡責、團結協作和那份永不褪色的堅守,準時出現在崗位上。這,就是作為基層勞動者,為建設祖國這個“偉大支點”,所奉獻的最真實、最熾熱的力量。
夜色已濃,收購站沒入一片溫暖的寧靜,沉淀下一整天的疲倦,也升華了所有平凡勞動的價值。輕輕掩上大門,將這片寧靜留在身后,也將一份沉甸甸的成就感,安放在了心里。明天,這十二時辰的故事,又將隨著晨光,再次開啟。而我們,還在其中。(圖片由邰孟雅、楊文奎提供)
以上內容為推廣信息,所涉及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消費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