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軋機轉速穩定在每分鐘120米,0.14毫米的鋼板像紙片一樣從生產線輸出,再經過鍍鉻工藝,就能兼具鋼的硬度與錫的抗腐蝕性——這是我們的專利技術,訂單一直排到了3個月后。”天津潤成精飾科技有限公司的電鍍車間負責人高榮成說,“去年想擴產能、改生產線,可2500噸特種鋼材的備貨資金成了‘攔路虎’,急得我們好幾晚沒睡好。”
為企業解決資金“攔路虎”
這份焦慮,在齊魯銀行天津分行的介入下迎刃而解。“接到企業需求當天,我們就開了預審會,48小時內梳理完近3年財務數據和貿易流水,還打通了‘線上預審﹢線下終審’的并聯通道。”齊魯銀行靜海支行行長助理竇潤輝介紹,傳統審批流程往往需要半個月以上,而這次不到5個工作日就為潤成精飾發放了1000萬元貸款,還通過專項方案降低了10%的融資成本。
天津法莫西醫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法莫西”)深耕綠色制藥領域,手握帕博西利等40余種高附加值醫藥中間體專利,卻因“輕資產、重研發”的特性,在擴大生產時遭遇融資難題。“我們要推進3個1類新藥中間體研發,還想新增2條GMP標準生產線,可沒有傳統抵押物,融資一直不順利。”該企業負責人說。
了解情況后,齊魯銀行天津分行啟動科創企業綠色通道,迅速完成全流程審批,為其批復500萬元信用貸款,授信周期設為36個月,精準匹配研發轉化周期。如今,法莫西的新生產線已投產,規模化生產效率提升40%,還拿下了多份新訂單,成功入選2025年度第一批天津市創新型中小企業名單。
伴企成長
在天津,制造業是城市發展的“根”與“魂”。天津市委市政府錨定“制造業立市”戰略,出臺《天津市“十四五”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規劃》《關于進一步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文件,從財政補貼、稅收優惠、融資支持等多方面發力,推動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壯大,為金融機構服務制造業指明了方向。
“天津的產業定位與我們的服務初心高度契合。”齊魯銀行天津分行負責人張寶銀表示,該分行始終將自身發展融入區域戰略,早在2025年初就開展了天津各區域先進制造業調研,制定了制造業貸款三年發展規劃,“我們要做制造業企業的‘金融伙伴’,不僅是為企業解決資金問題,更要陪伴企業成長。”張寶銀說。
而在產業鏈協同領域,齊魯銀行天津分行的創新同樣亮眼。某集團作為天津建筑施工領域的核心企業,其上游供應商天津某材料公司長期面臨“賬期長”與“原材料即時付款”的矛盾——給核心企業供貨后,因對應項目期限一般較長,但采購原材料時卻要即時付款,供應商資金周轉壓力較大。“一旦資金跟不上,就可能影響供貨,進而失去長期合作機會。”該企業負責人坦言。
針對這一痛點,該分行以“泉信鏈”供應鏈金融產品為抓手,依托核心企業的專項額度,將上游供應商的應收賬款轉化為“活資金”。“企業交付貨物后,通過‘泉信鏈’就能提前變現應收賬款,不用再等賬期。”齊魯銀行天津分行公司銀行部負責人朱小剛表示,這一模式不僅讓資金周轉效率明顯提升,還保障了原材料供應穩定,形成“核心企業﹢中小企業﹢銀行”的共贏生態。
滲透到制造業的方方面面
從老字號企業到新興科創公司,從單個企業幫扶到產業鏈協同,齊魯銀行天津分行的金融服務正滲透到天津制造業的方方面面。天津市利民調料有限公司作為本地“老字號”,憑借津門風味的調料占據重要市場份額,因采購農副產品產生流動資金需求,分行迅速定制1000萬元貸款方案,助其完成原材料儲備;天津長蘆漢沽鹽場作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在擴大食用海鹽產能時,該分行發放2990萬元“科融貸”和2000萬元供應鏈融資,讓該企業得以順利擴產。
“制造業是天津經濟的‘壓艙石’,也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動力源’。”業內專家表示,當前天津正加快建設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齊魯銀行天津分行的一系列舉措,不僅為制造業企業注入了金融活水,更以精準服務呼應了區域戰略需求,為華北地區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金融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