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由人民網主辦的2025人民企業社會責任論壇在京舉行。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人壽”,股票代碼:601628.SH,2628.HK)憑借多元幫扶舉措和扎實的幫扶成果得到了社會各界認可,其報送的“三色畫筆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創新實踐案例成功入選2025人民企業社會責任“鄉村振興”案例。
本屆論壇以“同筑責任路 共繪新未來”為主題,邀請來自政、企、學、媒等領域的各界代表出席。其企業社會責任案例評選旨在展示各領域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促進社會發展等方面的實踐經驗與創新舉措,推動企業更好地踐行社會責任,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力量。
作為壽險行業“頭雁”,中國人壽牢牢把握黨中央關于“三農”工作的各項工作部署和目標任務,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扎實推進定點幫扶、產業幫扶、保險幫扶、消費幫扶等重點工作,以實干助力鄉村振興。該公司不斷夯實“三農”工作基礎,助力守牢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底線,以定點幫扶地區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等需求為著力點,精準實施各項幫扶舉措,全面激發幫扶地區和脫貧群眾依靠自身力量發展的志氣、心氣、底氣。
2024年,中國人壽系統共承接1445個幫扶點,較上年度增加274個;派駐幫扶干部1027名,較上年度增加47名。穩步推進人才振興,投入教育幫扶資金56萬元,舉辦“三支隊伍”培訓班,加強農民技術技能培訓,培育“新農人”115名,通過培訓交流,促進培訓成果轉化,壯大農村各類專業人才和實用人才隊伍。豐富保險產品供給,積極研發并持續推出投保門檻低、責任適度的保險產品,2024年研發鄉村振興系列產品4款,圍繞農村生產生活特定風險,提供相應意外醫療保障。通過購買結對幫扶點農產品,該公司系統2024年共完成消費幫扶超3100萬元,精準惠及農戶,助力農戶創富增收。
以入選案例來看,中國人壽近年來植根三秦大地,立足陜西各區域發展實際,創新打造了“紅色幫扶”“金色幫扶”“綠色幫扶”三種模式,以“三色畫筆”繪就鄉村全面振興新畫卷。
在陜北,結合當地紅色基因底蘊,提出“紅色幫扶”模式。以黨建為引領,一方面筑牢老區鄉村振興保險服務體系,另一方面統籌各方力量,盤活紅色資源。例如,中國人壽榆林分公司深入革命老區調研,連續三年為老區人民提供超過2300萬元的風險保障,并全面啟動“千村百鎮”工程,升級優化基層金融服務網點基礎設施建設。
在關中,以壯大村集體經濟為主線,推廣“金色幫扶”模式。通過整合資源開展技能培訓,為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并因村施策探索產業發展新范本。如中國人壽咸陽分公司協助旬邑縣湫坡頭村成立菌菜輪作試驗示范推廣種植基地,實現“一棚多收”,形成優質循環的新模式。
在陜南,則推行“綠色幫扶”模式,聚焦生態保護與綠色產業發展,通過保障創新和服務升級,助力陜南地區實現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有機融合。
中國人壽不斷強化保險產品供給,已在陜西推廣鄉村振興類保險產品20款。2024年至今,累計在陜承保人數超249萬人,提供風險保障超723億元,受益人口突破5萬人。每年派駐近百名駐村干部,助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此外,該公司還在寶雞地區探索創建“全保村”超80個,提供普惠保險服務超85萬人次,提供風險保障超300億元,賠付超2.2萬人次,賠付金額超2100萬元。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與“十五五”謀篇之年,也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五年過渡期的最后一年。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將“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置于突出位置,再次彰顯了黨和國家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的戰略定力。作為國有大型金融保險企業,中國人壽將持續把做好幫扶工作融入公司各項工作實踐,聚焦黨建幫扶、保險幫扶、產業幫扶、消費幫扶和教育幫扶等領域,為助力鄉村全面振興貢獻更大力量。
以上內容為推廣信息,所涉及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消費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