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上海東方藝術中心歌劇廳內,西安三意社攜看家劇目《火焰駒》 登陸上海舞臺。臺上唱腔慷慨激昂,臺下觀眾如癡如醉,這場跨越百年的相遇,讓古老的秦腔在黃浦江畔找到了知音。
《火焰駒》作為三意社的"看家戲",自清末問世以來,已歷經百余年的舞臺打磨,成為秦腔藝術的經典符號。該劇講述了兵部尚書李綬之子李彥榮邊關抗敵遭人陷害,其弟彥貴與母親、妻子被驅回蘇州老家,后又被岳父黃璋陷害,最終由義士艾謙乘火焰駒千里傳信,平反冤情的故事。
開場鑼鼓一響,粗獷豪放的秦聲便如黃河決堤般奔涌而出。此次演出集結了三意社的最強演出陣容。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秦腔肖(玉玲)派傳人侯紅琴以細膩傳神的表演、韻味渾厚的唱腔詮釋角色的悲歡離合。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張濤憑借扎實的功底與精湛的演技,為人物注入獨特魅力。一級演員、康亞嬋、馬路路、王戰毅等傾情獻演。
當《火焰駒》的最后一個音符在劇場消散,掌聲如雷久久不息。在熱烈的呼聲中,主演們分別返場,演唱了《蘇三起解》《探窯》等經典選段。
三意社社長助理劉戈兵表示,這場演出的觀眾構成超出預期。除了慕名而來的老戲迷,還有不少年輕觀眾。"三意社之前推出微短劇《火焰駒》,讓年輕觀眾通過網絡了解了這部百年經典。這次來了不少刷過微短劇的年輕人,他們舉著手機記錄,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著這份震撼,讓我們意外又驚喜 。"
據悉,西安三意社還將于11月14日、15日繼續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獻演新編秦腔歷史劇《無字碑》,持續為上海國際藝術節增添厚重的歷史底蘊與獨特的藝術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