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我們熟悉的那個“鹽”。它不再只是廚房里的白色顆粒,而是驅動綠色引擎的循環密碼、激活智能工廠的數據洪流,甚至是叩開新能源大門的戰略資源。
在“江南鹽城”江西樟樹,江鹽集團正以一場波瀾壯闊的產業“裂變”,重塑著“一粒鹽”的價值邊界。坐擁6.4億噸巖鹽資源,這家省屬國企不再滿足于守護4500萬江西人民的“鹽罐子”,更以“鹽為基、鏈為翼”,在全國鹽業版圖上繪就一幅“綠色循環、數智賦能、跨界融合”的恢宏畫卷。
綠色革命:從“負擔”到“財富”的魔法
傳統鹽化工“高耗重負”的帽子,被江鹽集團狠狠甩進了循環經濟的熔爐。
在核心子公司晶昊鹽化,曾令人頭疼的純堿生產廢液——淡鈣液,經歷了神奇蛻變。依托“液相水熱法”核心技術,投資1.5億元的高強硫酸鈣項目讓其“點廢成金”,產出強度三倍于普通石膏的高端建材,年產值達5000萬元。這僅是江鹽綠色魔法的一角。
其獨創的“鹽堿鈣井上井下循環聯產”工藝,堪稱循環典范。通過將地面廢液安全回注至千米鹽礦,不僅根治污染,更溶解巖鹽提升原鹵品質,形成完美閉環。此舉使水資源循環利用率高達98%,噸堿耗水量從14噸銳減至3.2噸,年節水量700萬噸。這項突破性成果榮獲2023年度江西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數字賦能:老工廠的“智慧新生”
走進晶昊數字化指揮中心,仿佛進入未來戰場。與物理工廠完全同步的三維動態模型中,數據奔流,指令穿梭。
投資超億元的智能化改造,讓老廠房血脈重塑。無人裝卸橋精準作業,智慧物流平臺重構流程,關鍵質量指標在線采集……“數字孿生”工廠實現了從“單點控制”到“全局協同”的跨越。成效顯著:人員違規操作減少70%,裝置運行穩定性提高30%,噸煤產汽量提升1.78%。
富達公司的“基于化工行業云的智能工廠”入選工信部典型案例,晶昊的“5G+智能工廠”斬獲多項大獎。數字化轉型正重塑這家老牌企業的基因與面貌。
跨界破局:“一粒鹽”的無限可能
面對新能源浪潮,江鹽集團的眼光投向了更遠賽道。
瞄準制鹽母液中的鋰資源,集團推進“鹵水提鋰”項目,采用粉體鋁系吸附法,回收率超85%,吸附后鹵水100%回注,形成“鋰+鹽”雙產品鏈。
鹽穴儲能、碳鈣循環利用等項目也在加速布局。就連鍋爐煙氣中的二氧化碳也被精準捕集,回用于純堿生產,預計年減排5萬噸。
從全國鹽業混改“第一家”到省屬國企整體上市“第一家”,江鹽集團始終挺立潮頭。2024年,集團營收增長穩健,盈利能力穩居全國鹽業“第一方陣”,食鹽出口量占全國三分之一,產品遠銷30余個國家和地區。
“我們致力于讓每粒鹽、每滴水、每立方米氣都找到循環利用之路?!苯}人的誓言,正通過投資超2.6億元研發資金、申請241項專利的堅實行動,化為現實。
從保障民生的“鹽罐子”到驅動轉型的“綠色引擎”,江鹽集團以一場深刻的產業革命證明:在創新者手中,最傳統的資源也能煥發最前沿的生機,最古老的行業也能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先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