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初冬,桂東的山間果園雖已結束采摘的繁忙,卻依然涌動著產業發展的活力。回顧今年的黃桃、柰李豐收季,果農們的喜悅之情猶在眼前。這份甜蜜豐收的背后,是桂東縣氣象局貫穿種植全周期、精準有力的服務支撐。
桂東縣地形復雜,小氣候多樣,倒春寒、強對流、寒露風等災害性天氣時常對果樹生長造成威脅。為破解這一難題,縣氣象局引入 X 波段雙偏振多普勒天氣雷達,探測頻率提升至每3分鐘一次,能快速捕捉雷雨、冰雹等災害,為果農防災搶出了寶貴的“窗口期”。
回顧今年生產關鍵節點,氣象服務的作用清晰可見。早在3月寒潮及強對流天氣來臨前,柰李種植戶便依據精準預報,提前加固果樹支架,成功保住了九成以上花苞,為豐收奠定基礎。果農扶啟波對此深有感觸:“春天的‘預警哨’響得及時,我們心里有底,應對不慌,這預報真就是實實在在的效益!” 而這,僅僅是氣象局全年精細化服務的一個縮影。
桂東縣氣象局工作人員現場查看黃桃生長情況
在果樹生長的每一個環節,精細化氣象服務都如影隨形。從花期防凍、幼果期防雹,到采摘前的天氣預判,氣象局聯合農業農村部門開展“直通式”服務,將專題預報與農技指導直送基地,幫助果農科學調控水分、防治病蟲害,并擇晴日采摘,全方位保障了果品品質與經濟效益。
進入11月,果樹逐漸進入休眠期,但氣象服務并未停歇。目前,氣象局正協同農業專家,結合冬季氣候預測,指導果農開展清園、施肥、防凍等冬季管理,為來年果園的健康生長未雨綢繆。
從春華到秋實,從生產到冬管,桂東縣氣象局的貼心服務已深深融入黃桃、柰李特色產業發展的脈絡。它不僅守護了季節的豐收,更持續為桂東的鄉村振興與產業發展注入穩健前行的氣象力量。
圖片由羅祝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