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11月14日電(駐迪拜記者 崔海培)11月14日,由中國銀行與納斯達克迪拜聯合主辦的“共創全球金融新格局——人民幣跨境使用與債券市場專題活動”在阿聯酋迪拜成功舉辦。來自中國駐阿聯酋大使館、中國銀行、迪拜金融市場以及中東地區行業監管、金融機構、中外企業約150名參會人員圍繞人民幣使用、跨境金融合作、債券市場發展等議題展開深入交流。
中國駐阿聯酋大使張益明在致辭中強調,金融合作是中阿關系的重要支撐點和互利共贏的關鍵領域。他指出,在兩國元首的戰略引領下,中阿關系正處于歷史最好時期,金融合作為共建“一帶一路”提供了堅實支撐。近年來阿聯酋機構對人民幣的關注和使用顯著提升,沙迦酋長國政府再次發行熊貓債、本地金融機構發行點心債、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項目推進等成果,充分體現了人民幣在區域內貿易、投融資和金融合作中的功能不斷增強。
迪拜金融市場首席運營官哈利法·拉巴(Khalifa Rabba)表示,近年來中國多家銀行在阿聯酋發行了債券產品,助力迪拜鞏固了作為國際和區域重要金融中心的地位。他指出,近期阿聯酋阿布扎比第一銀行(FAB)在獲得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后,正式成為海灣地區第一家擔任人民幣清算行的區域性本土銀行,這凸顯了阿聯酋在構建多元化國際貨幣體系和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的戰略地位,期待阿中金融合作不斷深化,人民幣在區域貿易投資和金融穩定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數據顯示,人民幣已成為全球第二大貿易融資貨幣、第三大支付貨幣。此外,截至2025年9月,境外主體持有境內人民幣金融資產超10萬億元,其中持有股票約3萬億元,債券約4萬億元,存貸款約3萬億元。2020至2024年間,中國與中東地區人民幣跨境使用年均增速高達53%,2024年跨境收付金額達1.1萬億元,同比增長23.8%。其中,阿聯酋與中國之間的人民幣跨境支付占中東地區總量的77.8%。這些數據充分表明,人民幣正日益成為中東地區金融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印證了中阿金融合作所蘊含的巨大潛力與活力。
中國銀行作為中國國際化程度最高的銀行,依托覆蓋中國境外64個國家和地區的服務網絡,致力于為全球客戶提供“一點接入、全球響應”的綜合金融解決方案。自2012年在阿聯酋設立機構以來,中國銀行深度參與中阿經貿往來與金融合作,在跨境融資、離岸債券承銷、人民幣清算等領域持續提升專業能力與市場影響力,已成為連接中國與中東金融市場的重要樞紐。2025年,中國銀行在全球多個金融中心舉辦“人民幣國際使用路演”,并將收官之站放在迪拜,旨在進一步深化與中東地區在跨境結算、債券發行、清算服務等領域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