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貴陽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發布會(白云專場)舉行。會上介紹,“十四五” 以來,貴陽市白云區始終以新型工業化為核心主攻方向,在經歷傳統鋁產業退城的轉型陣痛中,聚焦 “調結構、轉方式、聚勢能”,全力推動制造業向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邁進。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突破200億元,制造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超三分之一,企業活力持續增強、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培育、產業發展基礎不斷夯實。
聚焦結構優化,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緊扣市委、市政府明確的產業發展方向,以電子信息制造業為主導、生態食品為特色,先進裝備制造、鋁精深加工為關注領域,持續強化產業的引進與培育。“一主一特”產業占比從“十四五”初期的五分之一提升至約三分之一,預計“十四五”末期,全區飲料飲品產值占全省比重將超 20%,西南飲品集成示范基地建設初具規模。“一鋁獨大”的產業格局徹底改變,白云區成功實現從“高原鋁城”到“產業新城” 的跨越。
強化要素保障,夯實產業發展根基。圍繞“地、房、人、電、錢” 等產業核心要素,全力做好保障服務,為企業生產經營筑牢支撐。累計開工標準廠房225萬平方米,建成可用102.2萬平方米;新增制造業人才4000余人;優化園區電力保障,獲批分布式光伏、風電等項目4個,啟動工業園區供熱系統建設,構建起立體化產業用能保障體系;“十四五”以來,累計爭取上級補助、基金、專項債等各類資金3.09億元,全區工業生產要素保障水平顯著提升。
狠抓項目建設,激活產業發展動能。建立并推進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機制,聚焦“謀、投、建、管、用”全流程發力,大抓產業項目落地。累計開工工業項目97個、建成投產92個,工業投資在固定資產投資中的占比較“十三五”末提升10個百分點,“壓艙石” 作用充分顯現。
優化企業服務,推動產業提質增效。圍繞“上規、上市、上云、上榜、上新”,全力做好企業服務。五年來,全區年均新增工業企業10戶以上;成功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 6 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從5家增至32家,國家級綠色工廠6家,推動吉利發動機、弗迪動力等企業成長為省級龍頭企業。
升級園區建設,拓展產業發展空間。深化白云經開區“五優”改革,2024年白云經開區對全區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110%,工業主陣地作用凸顯。規劃上,構建“一區三園”組團格局與“一帶三基地”產業布局;建設上,圍繞“儲、批、供、用、管、評”,建立健全經開區建設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機制,累計盤活低效閑置用地911畝;配套上,持續完善園區“水、電、路、氣、訊”等基礎設施,切實提升園區承載力;服務上,優化政務流程,創新打造“企業之家”,推出特色“一件事”服務,為企業辦事、解難搭建了溫馨港灣。(中國日報社貴州記者站 編輯:楊軍 通訊員: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