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填埋工程嚴重滲漏,民心工程傷了民心;扶貧資金打水漂,村務混亂惹出民憤;實心紅磚禁而不絕,職能部門監管不力;頂風違紀公款吃喝送禮,基層“四風”問題樹倒根存……近期,省紀委和有關地市紀委繼續加大暗訪力度,發現了典型的“為官不為”問題。省紀委要求,各涉訪地區和部門要高度重視暗訪發現的問題,深入治理“為官不為”,認真組織調查處理,嚴肅追究有關人員責任,舉一反三,落實整改,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
茂名化州市水口村
垃圾填埋工程嚴重滲漏 責任部門不作為
茂名化州市官橋鎮水口村村民反映,村子里的水源被污染,生產與生活受到嚴重影響。2015年10月,村民取了井水樣本到化州市衛生檢驗中心進行檢驗,結果顯示井水的耗氧量、氨氮、鐵、錳等都出現了重度超標,已不符合飲用水標準。
2016年4月,省紀委暗訪組來到水口村了解情況。村民告訴暗訪人員,污染源來自上游的垃圾填埋場。暗訪人員在村民的帶領下從村子往上走了3公里左右,就聞到了一股股惡臭。來到近前,映入眼簾的是一池黑色的污水。村民說,這個池子里的污水都是上面的垃圾填埋場滲漏出來的,一下暴雨就會向下流去。登上大壩,暗訪人員見到了這個占地面積約100多畝大型垃圾填埋場,里面的垃圾已經填了三分之一,而填埋場底部都是從垃圾中溢出來的黑色污水。
暗訪人員從化州市城建局了解到,該垃圾填埋場名為化州市南齋坑垃圾處理場,屬于當地的民心工程。該項目于2012年立項,由省政府核準投資,總投資為7300余萬元,其中垃圾填埋場部分投資為4400余萬元,已經投入資金為3700余萬元。項目建設單位是廣東省環境工程裝備總公司,設計單位是廣東省環境保護工程研究設計院。該項目于2014年3月開工建設,2015年9月完工。當年10月開始向里面傾倒垃圾,但還不到一個月就發現工程質量有問題。化州市城建局領導透露,由于填埋場底部的防滲漏保護層沒做好,一到雨天,垃圾滲出來的污水就通過地下向外溢出。無奈,當地政府只好在大壩的下方挖掘一個蓄水池,但蓄水池容量有限,只能起到暫時存儲污水的作用,一到雨天也就無能為力了。
按道理來說,作為垃圾填埋場應該有配套的污水處理設施。對此,化州市南齋坑垃圾處理有限公司龐經理稱,“垃圾場污水處理廠大概于2016年1月份建好,但還未運行”。
化州市城建局一位副局長稱,該工程至今沒有驗收,暗訪人員了解到,垃圾填埋工程在試運行3個月內必須驗收,特殊情況下不能超過1年。而相關責任部門面對這一問題卻沒有拿出有力的應對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