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開發商的海外擴張和多元化經營可能風險較大
移動用戶編輯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費訂閱30天中國日報雙語手機報。
?
“中國房地產開發的信用狀況在未來一兩年不太可能受益于其海外擴張及多元化業務。”6 月 16 日,標準普爾發布的報告《中國房地產開發商的業務拓展或不能推動其增長》如是表示。
標準普爾信用分析師廖美珊表示,對開發商的信用狀況而言,以投資推動的業務多元化或海外擴張,最優只能構成中性因素,一定程度上會產生負面影響。這是因為最初的投資大多是小規模的,不會產生直接的經濟收益。但這些舉措可能削弱一些開發商的信用狀況,如綠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和恒大地產[0.00%]集團有限公司,這是因為這些公司的財務杠桿已處于高位。
而境外的開發周期相對更長,諸如從土地收購,預售到實際現金流入的時間,意味著現金回籠周期也將更長,這可能降低開發商的資產周轉速度。標普認為,開發商海外擴張還可能面臨差異較大的監管和法律風險,從而產生較高的執行不確定性。
涉足物業開發以外業務尚未為開發商創造有意義的回報。標普稱,鑒于開發商缺乏相關的專業知識和經營記錄,不相關業務的經營難度將更大。考慮到執行便利和協同效益,經營房地產開發附加業務可能是更好的選擇。
中國開發商可能最終會意識到,他們為海外擴張和多元化業務付出成本過高,并放棄尋求替代增長的引擎。報告指出,在最初幾年的探索后,一些開發商可能會選擇退出,因為海外經營和非房地產業務對他們而言挑戰太大。
“盡管面臨挑戰和不確定性,但我們認為中國開發商的海外擴張和多元化業務才剛剛開始,他們需要時間積累經驗,使現金投入轉變為現金貢獻。”廖美珊表示。在其看來,最終部分開發商可能發現他們的專業仍位于房地產開發領域,只有少數開發商會在多元化經營道路上取得真正的成功。
變數
武裝到牙齒
- 朝鮮遭遇百年以來最嚴重旱災 三分之一稻苗枯萎
- 外企營業額普遍減少 外媒稱應對中國市場改變反應太慢
- 劉延東汪洋楊潔篪分別在《今日美國》等媒體撰文 探討中美合作
- 美國男子蒙冤被監禁25年 獲賠625萬美元
- 中歐峰會重在落實習近平去年訪歐戰略成果
新聞熱搜榜
24小時新聞排行
24小時熱評排行
獨家策劃
精彩推薦
- [熱點] 53歲克魯尼被曝造人成功 嬌妻已懷孕3月
- [電影] 《少年時代》拿下英國電影學院獎
- [頒獎] 第57屆格萊美獲獎名單出爐
- [熱議] 筷子兄弟方否認全美音樂獎買獎:買得起嗎
- [拍賣] 瑪麗蓮夢露300件遺物將拍賣 預計可以售出621萬
- [電影] 環球難以終結《速激》系列 辟謠稱至少還有三部
- [熱點] 《西游記》重播3000次 六小齡童申吉尼斯
- [蠟像] 海瑟薇新蠟像嚇人 發型土氣張血盆大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