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松限外對樓市影響未必很大
移動用戶編輯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費訂閱30天中國日報雙語手機報。
人民幣大幅貶值,國家六部委日前發出通知,中國取消外商投資房企辦理境內貸款、境外貸款、外匯借款結匯必須全部繳付注冊資本金的要求。有資格的境外機構和個人可購買符合實際需要的自用、自住商品房。以往無論商業或是住宅,外資限購一套,現在的表述則是可圈可點——符合實際需要的自用、自住商品房,這個政策彈性很大,“收放自如”,不過從實際上來說,效果未必很明顯。
地產人士表示,即使在樓市不限外的時期,類似淘金、天河北都有非常多外國人聚居,但其實算起來外國人購房的比例不到10%。后來隨著人民幣升值,外國人覺得在華生活水平提高,有的紛紛回流本國,購房比例進一步下降。由于目前廣州依然實施住房限購政策,有地產大佬憧憬外國人可以在公寓寫字樓市場“買買買”,不過對于營商的外國人來說,租用寫字樓或公寓在資金沉淀的壓力遠少于購買寫字樓,購買寫字樓或公寓的一般是外企內地分公司自用,或者外國基金出于長期持有的目的而購入整棟寫字樓,不過這種大手買賣涉及數十億資金,一年不過幾單,即使是在限購期間,資本的財技足以繞過限外政策而達到目的。
其實目前最大的焦點是——既然本幣貶值了,那又為何要來購買以本幣結算的不動產呢?對于來華的境外投資者而言,人民幣貶值將直接降低其投資成本。然而,高力國際的《全球投資者投資情緒調查》結果顯示,相對而言,貨幣風險并非投資者選擇投資目的地的主要考量因素。通常而言,房地產機構投資者的投資決策并非取決于貨幣匯率風險,因其擁有規避此類風險的金融手段。對于該類投資者而言,投資決策依賴于長期經濟及房地產市場基本面,而這些因素從本質上影響投資回報且是無法規避。
對于巨額資本來說,人民幣貶值或升值只不過是一個小因素,最重要的是分散投資、降低風險。自2010年國內一線城市進入限購以來,不斷有內地資本流到海外購房,在這5年里這些資本其實也錯過了至少50%的物業升值機會,這次從外幣升值5%或以上來看,只是補貼了一點點損失。
對富裕起來的中國人來說,到海外購房是實現財富夢想的一個操作,如果說這是中國人的“美國夢”的話,那么對于外國人來說,他們是不是也有一個來中國購房的“中國夢”呢?從目前來看,這個夢想還遠離現實,故此放松限外能夠產生的效用也是微乎其微。
苦難的地中海
“快捐”
- 瑞典首都罕見槍擊案 致1死3傷
- 保加利亞總理座機緊急降落 半年來第2遭
- 調查顯示超8成日本民眾對網絡攻擊表示擔憂
- 日本基建或因成本高難獲越南市場青睞 韓國更具競爭力
- 東京12萬人抗議新安保法案 高呼“安倍下臺”等口號
24小時新聞排行
24小時熱評排行
獨家策劃
當地時間2015年7月14日,英國倫敦,動物保護者帶狐貍面具舉行游行示威,反對政府恢復狐貍捕殺法案。
詳細>>精彩推薦
- [熱點] 53歲克魯尼被曝造人成功 嬌妻已懷孕3月
- [電影] 《少年時代》拿下英國電影學院獎
- [頒獎] 第57屆格萊美獲獎名單出爐
- [熱議] 筷子兄弟方否認全美音樂獎買獎:買得起嗎
- [拍賣] 瑪麗蓮夢露300件遺物將拍賣 預計可以售出621萬
- [電影] 環球難以終結《速激》系列 辟謠稱至少還有三部
- [熱點] 《西游記》重播3000次 六小齡童申吉尼斯
- [蠟像] 海瑟薇新蠟像嚇人 發型土氣張血盆大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