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4日,意大利第二大通訊社意訊社(AGI)刊發李瑞宇大使署名文章《接續努力,推動中國經濟穩中求進》,文章全文如下: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回望剛剛過去的2018年,經過不懈努力,中國經濟在內外環境復雜調整的背景下,依然交出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一、經濟運行速率合理。中國國內生產總值首次超過90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6%,符合預期發展目標。貨物進出口額首次超過30萬億元人民幣,貿易規模保持世界第一。
二、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第三產業占GDP的比重達52.2%。消費作為經濟增長主動力作用進一步鞏固,其貢獻率達76.2%。工業產能利用率穩中有升,新興產業快速發展,新能源汽車、光纖、智能電視產量大幅增長。
三、惠民成效持續提升。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361萬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6.5%,快于人均GDP6.1%的增速。其中,農村居民收入增長快于城鎮居民增長。國內旅游人數和旅游收入都增長10%以上,電影總票房突破600億元,增長將近10%。
盡管去年中國經濟的“成績單”亮點紛呈,但不可否認,我們仍需面對金融市場動蕩、結構矛盾突出、轉型升級之痛等挑戰。特別是,當前保護主義、單邊主義盛行導致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全球投資與貿易增長受挫,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面對穩中有變、變中有憂的復雜環境,我們將繼續在以下方面發力,推動中國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
一是繼續做好開放合作典范。40年的改革開放教會我們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我們將與其他國家深化共贏合作,共同維護基于規則的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體制,為完善全球經濟治理貢獻力量。
二是繼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大“三去一補一降”工作力度,努力實現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加強創新引領,激發新興業態活力,促進中國經濟的質量、效率、動力的全面提升。
三是繼續挖掘消費市場潛力。據測算,2017年中國中等收入群體已經超過4億人,堪稱世界規模最大、最具成長性的中等收入群體。我們將通過繼續增加居民收入,改善消費環境,提升產品質量等措施,促進形成更具活力的國內大市場。
四是繼續釋放巨大人才紅利。中國勞動力資源近9億人,每年大學畢業生有800多萬,人才的數量和質量仍在持續提升。我們將不斷提高勞動參與率,讓人才更好施展才干,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多更好的智力保障。
五是繼續發揮政策空間優勢。目前中國通脹水平、財政赤字仍處較低位置,外匯儲備充足,可施展的經濟政策手段比較豐富。我們將強化今年的逆周期調節,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主推經濟穩健運行。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也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我相信,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中國人民有決心、有信心、有能力迎接各種挑戰,再創中國經濟發展新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