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9日豬年正月初五,陽光明媚、微風習習。位于樸茨茅斯的“中-多現代農業中心”高掛著“中國政府援助多米尼克第七期農業技術合作項目”橫幅,剛剛修復完畢的智能溫室寬敞整潔,溫室大棚內成熟的櫻桃西紅柿和哈密瓜排列整齊、垂頭相迎,苗圃棚內大桌上擺滿農業組剛剛收獲的各種蔬菜水果,整齊身著印有“中國援助”標識服裝的中國農業專家熱情等待著嘉賓前來歡慶中國豬年春節。
10時45分,多米尼克外交部長弗朗辛·巴倫在外交部常秘、禮賓司長、雙邊處長等主要官員陪同下,興致勃勃來到“中心”參觀視察,慰問我農業專家組,共歡新春佳節。中國駐多米尼克大使盧坤、經商處負責人王全火及全體援多農業專家熱情陪同巴倫外長在園區參觀、體驗采摘、共敘友誼。
巴倫外長抵達“中心”后,首先與全體中國農業專家一一握手,感謝專家們辛勤工作,祝大家中國春節快樂。然后在農業專家組陪同下參觀了實驗大棚、試驗田、智能溫室和苗圃等功能區域。巴倫外長和盧坤大使還親自體驗采摘了引進實驗取得成功的中國品種櫻桃西紅柿和哈密瓜,讓春節這個喜慶的日子充滿了豐收的喜悅。
第七期援多農業技術合作項目組長孫浩杰向巴倫外長和盧坤大使匯報了本期項目實施九個月來在颶風災后園區恢復重建、品種實驗與示范栽培、急需種苗培育贈送及現代農業技術示范培訓推廣等方面開展的工作及取得的成績。2017年9月18日超強颶風“瑪利亞”正面襲擊多米尼克及隨后中國專家的撤離使示范園區變成一片廢墟。2018年5月10日項目啟動后,我專家組不畏艱難從頭邁、信心百倍迎挑戰,依靠雙手、團結拼搏,完成了園區大量淤沙廢墟的清理、重建了園區內部排水灌溉系統、整修了園區道路和沿路綠化帶、修復了13座實驗和育苗大棚和8座花卉果樹扦插池、完成525平米智能溫室修復和自動化調試、改良和修整了一塊標準化露天試驗田、拼裝修理了一臺拖拉機。煥然一新的“中-多現代農業中心”于2018年9月恢復對農戶參觀交流服務。為解決災后當地學校農業課難以開展的問題,兩所中學、四所小學將項目園區作為農業課開展基地。
中國農業專家組在集中力量恢復園區建設的同時,以當地農業需求為導向,將急需種苗繁育和現代農業技術培訓推廣貫穿始終,僅九個月時間就累計培育優質蔬菜種苗155,000余株、花卉種苗8,740株、果樹種苗1,697株;開展了數十個蔬菜、花卉和果樹品種的實驗栽培示范以及農業設施修復、設施立體栽培技術和扦插繁育技術等多項實用農業技術示范,會同多農業部官員累計開展技術培訓14期,跟蹤技術推廣走訪活動60次,開展農機服務17次。當地農戶在中國專家的指導和幫助下,大白菜、西蘭花、黃瓜、冬瓜、芹菜、甜椒等中國品種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推廣栽培,部分中國品種農產品已經進入超市出售。
在參觀和聽取匯報后,巴倫外長表示:非常感謝這支充滿活力的專家團隊返回多米尼克。多年來當地農戶一直受益于他們。我依然難忘“艾瑞卡”等自然災害面前,中國農業專家組迅速提供種苗和有力的技術支持,幫助多農業一次次渡過難關。這次“瑪利亞”災害尤為嚴重,但中國專家返回后對整個園區的恢復重建速度令人印象深刻。短短幾個月時間這里就恢復如初,并呈現出這么多優良品種和種苗資源。多米尼克正在努力創建一個氣候適應型國家,而中國專家的現代農業、有機農業理念與多國家發展戰略十分契合。農戶可以在這里獲得實用可行的農業技術,年輕人可以在這里看到農業發展的方向和潛力,讓所有人都看到多農業的希望。農業技術合作這個項目非常重要,隨著“中多現代農業中心”發揮更大示范作用,它將幫助多提升食品安全,豐富農產品供應和出口,增加農民收入,成為兩國人民友誼的象征。
盧坤大使在講話時表示:第七期農業援助項目啟動后,專家們面臨巨大挑戰。在短短九個月時間里,他們把一片廢墟的園區恢復重建到煥然一新、生機勃勃、碩果累累,這其中克服的困難、付出的艱辛令人敬佩。過去這支農業專家團隊在多米尼克開展了援助工作十二年,為多農業發展發揮了巨大作用。“瑪利亞”毀滅性災害打擊后,又整整齊齊以最快的速度回到多米尼克,令人感動。感謝你們十二年來的努力,也相信你們今后定能取得更好的援助成果。感謝多政府對這個項目的大力支持,雙方農業技術人員加強合作,共同提高當地農產品出口,提高農民收入,增進兩國人民友誼是我們的目標。
經商處負責人王全火代表全體農業專家表示:熱烈歡迎巴倫外長和盧坤大使春節期間參觀視察第七期農業技術合作項目,與中國農業專家共歡豬年春節,衷心感謝你們對全體專家的春節慰問。該項目從立項、啟動到目前取得的成績,都得到了多外交部和中國使館的大力支持,這不僅僅是一個農業技術合作項目,而且體現了雙方良好的外交友好關系。你們對該項目取得進展的充分肯定是對全體農業專家的高度贊揚。我們將再接再厲、再創佳績,不辜負中多兩國政府和人們的殷切期望,努力為多米尼克現代農業的發展、為中多友好關系的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歡慶活動在歡聲笑語、其樂融融中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