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版2月15日報道,德國目前的最低工資為每小時9.19歐元,這在西歐國家中排名倒數(shù)第二。盡管已經(jīng)在今年有所提高,但是德國的最低工資水平仍然不及全國平均收入的一半。
根據(jù)周四發(fā)表的一份調(diào)查報道,盡管全歐盟的最低工資標準都有所提高,但是在西歐國家中,德國仍然屬于"后進生"。
德國伯克勒基金會旗下的經(jīng)濟與社會研究所(WSI)發(fā)布的這份報告顯示,德國的最低時薪為9.19歐元,在西歐國家中名列倒數(shù)第二,而且這還是在年初已經(jīng)增加了35歐分的情況下。
比德國更低的只有英國,該國的最低工資目前為每小時7.83英鎊,約折合8.85歐元。自從脫歐公投之后英鎊一路走低也是造成該國"墊底"的部分原因之一。
盡管德國的工資水平比很多東南歐國家要高,但是德國工人仍然面臨著貧困的威脅。上述最低工資水平在扣除稅收和社會保險費用之后,大約相當于1146歐元的月凈收入,這個水平僅僅略高于貧困線,相當于德國全國平均收入的48%。
相比之下,土耳其的最低工資水平大約相當于其全民平均收入的74%,葡萄牙的這一比例是61%。
盡管德國在西歐國家當中以住房費用和生活成本相對低廉而著稱,但是其最低工資水平顯然有些"拖后腿"了。
因此每五個德國人當中,就有一個面臨陷入貧困和被社會邊緣化的風險。根據(jù)上述報告,在22個歐盟國家中,最低工資的平均漲幅為2.7%,但是西歐國家的增長相對緩慢。
今年早些時候,德國勞動部長海爾宣布,到2020年德國擔任歐盟理事會輪值主席的時候,將會致力于推動全歐盟統(tǒng)一的最低工資標準。這將有助于歐洲實現(xiàn)其設(shè)定的2020年目標,即幫助2千萬人口脫離貧困。
"總體上講,近幾年來我們觀察到歐盟的工資水平出現(xiàn)明顯的增長趨勢,而這一趨勢在2019年還會繼續(xù)",經(jīng)濟與社會研究所的學者舒爾滕博士和馬爾特博士在報告中寫道。
其中南歐和東歐地區(qū)的工資水平漲勢最為強勁。希臘實現(xiàn)了七年來的首次增長,最低工資提高到3.76歐元每小時,而西班牙的最低時薪則增長了11%,達到5.45歐元。
報告還指出,盡管奧地利、意大利和北歐各國并不設(shè)置最低工資標準,但是這些國家工會組織在勞資談判方面比較積極。這意味著工資底線"通常高于西歐的法定最低工資標準"。
德國在采用全國最低工資方面相對起步較晚,在2015年才引入了最低工資標準(引入時為每小時8.50歐元)。從2016年起,德國每年對最低工資標準的設(shè)定進行重新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