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川市慈善暨扶貧協會成立20年來,引領全市慈善事業呈現了良好發展態勢。這座具有悠久歷史的藥王故里,如今已獲得陜西文明城市,提名全國文明城市,在2018年11月第五屆中國城市公益慈善指數發布會上,中國慈善聯合會發布了《中國城市慈善指數報告》,銅川市榮登中國慈善城市百強榜94位。這集中體現了創建文明銅川、德善銅川的輝煌成就,展示著在關中大地上這朵慈善之花的絢麗多彩。
以人為本 聚慈獻愛
大愛無痕,善海無疆。善款募集的長效機制是慈善事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支柱。日前,《慈善公益報》記者在銅川采訪時了解到,從1999年10月銅川市慈善暨扶貧協會成立到2019年6月,銅川市慈善暨扶貧協會累計募集善款6468.86萬元,為實現自我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據介紹,20年來,銅川市慈善暨扶貧協會一直以發揮企業在愛心互助活動中的主力軍作用。每年的4-6月,由協會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分頭帶隊,走訪協會理事單位、理事、愛心人士等開展募集活動。僅從2014年9月換屆由郭平安擔任會長以來募集善款2586.6萬元,設立5-10年救助基金750萬元。
在每年9月5日“中華慈善日”來臨之前,市協會都是提前動手,與區(縣)協會聯合開展迎“9.5”百日慈善大行動。三年來,“9.5”百日慈善大行動中,全市共募集善款7253.10萬元。
另外,2017年9月,市協會首次加入“99公益日”網上募捐活動。兩年來,市協會共包裝上線項目10個,全市參與“99公益日”募捐活動的網民達到2萬余人,共捐贈善款40多萬元。
翻開銅川市慈善暨扶貧協會歷年的會刊,一筆筆捐贈數據令人感動,陜西閩發房地產有限公司董事長唐孝標,累計為扶貧濟困捐款超過700多萬元;銅川市綠陽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顏存寧累計捐款超過150萬元……
精準實施 助力扶貧
據了解,20年來,銅川市慈善暨扶貧協會按照“慈善工作項目化、項目實施規范化、管理質量品牌化”的要求,累計實施7類共20個慈善項目及活動?;菁柏毨罕?4多萬人次,為銅川脫貧攻堅做出了貢獻。
慈善助力扶貧是銅川市慈善暨扶貧協會工作的重點。2016年以來,積極參與“萬企幫萬村”活動并取得成效,先后投資50.2萬元幫助10個貧困村62戶特困戶;支持印臺區王石凹及耀州區照金麻地兩村中藥材種植基地建設,以及耀州區永祥養殖產業扶貧開發。
2017年,耀州區賈曲河村、宜君縣馬泉村30戶貧困戶,發展畜牧養羊項目,每戶10只奶山羊,每戶每年受益2000多元。
2018年,市協會與市工商聯合作,組織引導全市53家民營企業捐款300多萬元,對深度貧困村開展產業、就業幫扶。發展產業幫扶項目8個;33家企業提供就業崗位兩千多個,已就業上崗502人。
在助力健康扶貧方面,組織大型民營醫院定期到貧困村開展義診活動。其中銅川婦科醫院還設立了150萬元的慈善助醫基金,己為在該院就醫的80多位農村貧困患者補助醫療費。近三年來,先后籌資10余萬元對全市30多位大病患者進行了救助。
捐資助學已成為銅川慈善工作的品牌項目。黃宏顯、唐孝標、楊超產、馬俊峰、顏存寧等銅川知名愛心企業家和愛心人士在協會建立助學慈善基金長達10年,基金總額達到2800多萬元,每年提取助學金達到50余萬元。自換屆以來,市協會先后聯系愛心企業、愛心人士共捐贈助學善款986.63萬元,累計資助貧困學生18924名。其中大學生698名,中、小學生11878名,幼兒6348名。
在耀州區照金鎮中心小學、瑤曲鎮瑤曲村、王益區黃堡逸夫小學和印臺區廣陽中小學實施“為了明天──關愛留守兒童”項目。
全市累計總投資375萬元,建設慈安便民橋81座,惠及100多個村10萬多人。
志愿服務 愛心送暖
銅川市慈善暨扶貧協會以“強勢推進、大力發展”的總體部署,上下聯動,大力發展慈善志愿服務隊伍。截至2018年年底,全市慈善志愿服務隊達到574支,志愿者人數發展到31320名。在交通路口、集貿市場、鄉村小學、旅游景點、敬老院,都活躍著他們的身影,溫暖著城市的街巷角落。
銅川N+1慈善志愿服務隊開連續開展了七屆“山里孩子看城市”系列公益夏令營活動,共計有226名銅川地區山里的孩子走出深山,走進城市,開啟心智、擴展視野。由市“搭把手慈善志愿服務隊”發起成立的“禮遇銅川好人”聯盟,先后有208名志愿者參與“禮遇銅川好人”服務活動。
2014年以來,全市志愿者在“春節送溫暖”活動中籌資100多萬元,13000余名志愿者共慰問城鄉特困戶8301戶、企業特困老職工、老勞模等275人;在“3·5”志愿服務活動周中共籌資54.26萬元,共慰問貧困群眾3100多名;在“六一兒童節”籌資63.35萬元,共計慰問貧困兒童15996名;在“九九重陽節”,籌資127.46萬元,為8502名貧困老人送去溫暖和服務;“一元關愛”對接服務籌資81.45萬元,共為60歲以上老人提供了服務。 積極開展“廢舊衣物一張紙獻愛心”活動,近兩年來共計回收廢舊衣物33.71噸。
一座城市的文明之光,由一幕幕凡人善舉匯集成束;一座城市的文明高度,由一位位道德楷模奮力托起;一座城市的文明力量,由一個個市民的愛心細胞凝聚而成。
挖掘宣傳“柳氏家訓”先賢家風,弘揚其“正心正筆正世間”的生命追求。關愛貧困群眾的志愿者遍布城鄉,銅川處處有溫度。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8年底,戶籍人口僅有84萬余人的銅川市有32人(群體)榮登“中國好人榜”,2人榮獲“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33人榮獲“陜西省道德模范”提名獎,3人榮獲“感動陜西人物”稱號,60人(群體)榮登“陜西好人榜”,117人獲得市級“道德模范”稱號,151人被評為“銅川好人”,2018年,銅川獲得阿里巴巴“陜西正能量城市”稱號。這一個又一個獲獎者的名字,離不開每一位銅川人樂善好施、熱心公益的奉獻精神。
德潤銅川,形神兼備。從“衛星上看不見的城市”到“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記者相信在這座“好人城市”的未來,一定能發現眾多慈善故事與感動社會的身影。
(胡運森 鐘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