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峽集團中華鱘研究所連續(xù)第62次中華鱘放流活動。 王康榮 攝

放流池中的中華鱘。 王康榮 攝

放流中華鱘。 王康榮 攝

子二代中華鱘游向長江。 王康榮 攝

工作人員轉(zhuǎn)運中華鱘。 王康榮 攝

工作人員將中華鱘放進暫養(yǎng)池。 王康榮 攝

一位小朋友與中華鱘“打招呼”。 王康榮 攝

等待回歸長江的中華鱘。 王康榮 攝

1萬尾子二代中華鱘放歸長江。 周星亮 攝

中華鱘放流現(xiàn)場。 周星亮 攝
4月22日,在湖北省宜昌市的長江珍稀魚類放流點,1萬尾大大小小的子二代中華鱘回歸長江懷抱。中華鱘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動物之一,距今已有1.4億年歷史,具有重要的科研、生態(tài)等價值。這是自1984年首次放流以來,三峽集團中華鱘研究所連續(xù)實施的第62次中華鱘放流活動,也是自2009年首次開展中華鱘子二代放流以來,放流子二代中華鱘數(shù)量最多的一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