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香港考評局決定取消一道中學文憑考試中引發爭議的歷史考題。該道考題問考生是否同意“1940-1945年間,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于弊”。在考評局對答卷的初步檢閱中,約38%的考生回答“利多于弊”。
日本侵華14年,導致中國傷亡逾3500萬人,財富損失超過5000億美元。當時英國占領下的香港,也經歷了三年零八個月的日占期,涌現出多名抗日英烈。很多香港人參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其中僅烏蛟騰村就有三十多位村民加入,九位英勇犧牲。
就這么一道試題,能堂而皇之地進入如此莊重的考試,這本身就離譜。
比這更離譜的是,每100個參加考試的香港學生中,有38個人居然認為侵華時的日本對中國利多于弊!
從這道試題看,香港的教育病的不輕。
污名化本國本地歷史、不尊重抗日英烈,這種苗頭早在去年就出現了。去年九月,為害香港的暴徒們污損了烏騰蛟村的英烈紀念碑。他們是蠢到不知道這些烈士為香港做出的貢獻,還是壞到與烈士為敵?
無論暴徒們是蠢還是壞,在香港教育的問題上,一些教材、部分教師都負有責任。
教材問題
公眾號“Robin叔叔”曾專門入手兩本香港教材,對其中明報教育出版社出本的《今日香港》做了分析。這屬于香港通識教育教材,香港學校可自行選擇使用。
這本教材提到大陸(香港人叫“內地”)時是這么個畫風:
提到西方是這么個畫風:
甚至還讓學生選擇,自己究竟是香港人還是中國人:
請問,在這種教材灌輸下學習的學生,會如何認識自己的祖國,又如何認識世界?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主席、黃楚標中學校長黃錦良在前一段表示,香港有一部分同學很少去內地,對內地不了解、不認識,必然會被唯一能夠與內地接觸的教材潛移默化地影響,先入為主地對內地產生負面觀感,對國家不信任、甚至反感的情緒由此衍生。
教師問題
就在四月,香港一位小學教師被曝出上網課時給學生歪曲鴉片戰爭,說是“英國是為幫中國禁煙”。
給鴉片戰爭洗地洗出了新高度,連在英國國內都反思那場戰爭,都不敢這么個洗法!
對這樣的教師,學校的處理意見是“衷心致歉、重新整理有關材料”。直到發稿時為止,沒有任何關于這位教師被進一步處理的消息。
多家媒體都揭露過,香港有個“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Hong Kong Professional Teachers’ Union),簡稱“教協”。這是以教育行業工作人員工會名義注冊的組織,在香港教育界居于壟斷地位。
“教協”官網上,還掛著他們要向立法局提交意見的消息,反對取消有爭議的歷史試題,反對“教育局對考評制度和專業的粗暴干預”。
翻翻“教協”的歷史記錄就知道,他們一會“警暴”,一會“五大訴求”,今年還可著喉嚨喊“武漢肺炎”。可以說,“教協”幾乎是以反政府、反祖國為己任。
年輕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都是他們接受的教育塑造的。教育出了問題,年輕人就會出問題。
24日,據香港警方通報,大批暴徒在銅鑼灣及灣仔一帶進行堵路、縱火、襲擊市民和破壞社區等違法暴力活動。無辜受害者中,情況最嚴重的是一位名叫陳子遷的律師,被多名暴徒用雨傘和路牌狂毆,頸部大動脈險些被刺穿。
25日,有報道稱幾名暴徒在香港商場內舉牌,“請求美軍登陸香港,保護香港人民!”
這些事情本來不好理解,看了這些教材、教師和教協就不難理解了。天天被媚外教材轟炸,怎么不恨自己的黃皮膚黑眼睛?怎么不精神美國人?又怎么不舉牌請求美軍登陸?
回到開頭。暴徒們用來污損紀念碑的五個大字,“烈”字都寫錯成了了“列”。從去年到今年的一系列暴力中,暴徒們寫錯字的笑話也比比皆是。
這充分說明了暴徒們的教育水平。他們只能招到一些連字都寫不全的人,他們鼓吹的恨自己國家、恨自己民族的想法,對真正有知識有文化的人來說,完全沒有吸引力。
暴徒們只能在這個水平混了,有啥可怕的?
跟那38%相比,這次歷史考試中,還有57%的學生回答“弊大于利”。而且香港還有更多的市民接受的不是恨國教育,沒有被恨國教材洗腦。從去年到現在的暴亂中,一批又一批香港市民在撐警反暴徒。
愛國愛港的市民是我們可依靠的堅實力量,也將是香港明日續寫繁榮的希望。
(張周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