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農村版記者 馮佳志 通訊員 賈黎明 杜希晶
“雙十一”孟州市南莊鎮桑坡村成了當地最具活力的地方。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村里上千家銷售毛皮產品的店鋪立刻變得熱鬧起來,大街小巷車水馬龍、人流如織。人影、車流、燈光等元素交會在一起,桑坡·記憶特色小鎮的“夜經濟”又開始了。
山東女孩馬曉靜是一名淘寶店主,同時也是一名微商,她是慕名前來桑坡村選購商品的。“我是前天過來的,住在孟州市里邊,這邊的房間已經滿員,人特別多,我也進了很多貨。”馬曉靜說。
據介紹,桑坡村是全球最大的羊剪絨加工基地、中國皮毛之都、中國淘寶村、中原淘寶第一村……在這個6700多口人的村子里,年加工羊皮2000多萬張,一線淘寶、微商從業人員超過了1萬人。自10月份進入銷售旺季以來,每天都有來自湖北、福建、廣東等全國各地的車輛到桑坡進貨。許多直播達人、帶貨主播、外地商家直接住在小鎮,形成了一鋪難求的旺市景象,周邊的快捷酒店、公寓的價格,也跟著水漲船高、一房難求。
桑坡村村民丁亞全從眼前的火熱景象中嗅到了新的商機,從蘭州請了師傅在村里開了家拉面館,地道的拉面、精美的小菜、優質的服務,讓這家餐館一開張就人氣爆棚。“目前,我這個店的日營業額都在15000元到18000元之間,周六周日人流量還要大一些。來我這里吃飯的,多數都是外地的客商和網紅。我們根據人流量適時調整營業時間,基本上是從上午11點做到凌晨3點。”丁亞全高興地說。
隨著建設記憶特色小鎮工作的推進,桑坡村各項業態呈多元化發展,各項配套服務設施逐漸完善。該村黨支部書記蘆鳳海說,他們這里現在有粵菜、川菜和不少西北名吃,旅店也有好幾十家,真正向吃、住、行、游、購、娛多元化方向發展。
“夜經濟”的繁榮,受益最大的是各個商家。桑坡村村民丁婷經營著一家商鋪。據她介紹,自10月份以來,雖然店內員工增加到十幾個人,但每天晚上仍是他們最忙的時候,就餐基本都要外賣訂餐。“我們村屬于‘夜經濟’模式,白天不怎么開門,晚上六七點開始營業,忙的時候通宵達旦,正常也要到凌晨一兩點鐘。”丁婷表示,之所以忙到這么晚,是因為晚上有訂單,需要打包發貨和接待客戶。
賈建杰是一名快遞小哥,主要負責人義心商城各店鋪的快遞業務。據他介紹,他每天要送將近300件商品,后半夜是他最忙碌的時候。
客商選貨、抖音直播、夜市銷售、物流提貨……桑坡村的傳統毛皮產業,正在被“夜經濟”點亮“錢”景,在新業態的加持下煥發出新的生機。
(編輯:郭同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