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北京3月3日電(記者 王雨曦)在中國經濟迅速發展,人民生活逐漸富足的今天。糧食浪費成為當下國家日益重視的一個重要問題。 在如何制止糧食浪費問題上,身為全國人大代表、營口市農業農村綜合發展服務中心高級農藝師的韓秋香給出了她的意見。
韓秋香提到她做科研的時候就會關注到浪費問題,在農業生產的每個環節,包括播種、收獲、運輸、存儲等,整個產業鏈的每個過程都會有一定的損失率??纯偭?,浪費量是很驚人的。至于終端,餐桌上的浪費,那就更常見了,單位食堂也很容易出現浪費現象。
如何減少這種損失正是韓秋香所要研究的重點,韓秋香說:“收割環節,就算是機械化作業,也肯定會有損失率。運輸的環節,很多都是麻袋一裝,也是有損失的。在儲存環節,國家有政策,對農戶建糧倉和儲具有補貼,這是很好的政策,但是推廣不算廣泛,全國范圍可能就超千萬套,但考慮到具體國情,我們有大量的小農經濟,兩三億農戶,兩相對比肯定是不夠的。很多地方儲存還是比較粗放,比如稻谷、玉米就往地上一攤,老鼠、蟲子,包括霉變,都會給存放的糧食帶來損耗,這就是一種浪費。無法強行要求老百姓在沒有補貼的前提下建設糧倉,這樣推廣起來也并不容易。如果補貼到位,建的儲存設備可以重復使用,農民也會從中看到減少浪費的效果,推廣起來就順暢些。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現在食品流行所謂深加工,大家生活水平條件好了,有的人認為食品就是越精加工越高級,這就導致迎合市場的深加工產品流行開來,比如超市的精米,其實加工越深,浪費就越多。另外,很多谷物纖維其實都在表層,全去掉也影響營養。這樣的現狀,解決起來也沒法一刀切,還是要靠宣傳,告訴大家過度加工并沒有帶來更多營養,反而帶來了浪費,營造節儉的輿論氛圍,改變人們的觀念?!?/p>
在談及餐飲浪費的建議時,韓秋香表示:“大家小時候就學習,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不能忘記這些美好品質。宣傳肯定是必要的,很多觀念和習慣的改變,宣傳都會起到很大作用。也可以通過獎勵等措施,引導大家減少浪費,比如一頓飯能吃到光盤,飯店可以給出打折的優惠。從中央層面大力提倡節約后,我看到很多地方已經在這么做了,但我注意到,目前的措施更多是倡導性的,比如通過宣傳和提醒,倡導大家節約,缺乏強制性約束。如果一個人不節約,就是要浪費,似乎也沒什么辦法。因此我建議提升到法制層面,制定減少浪費相關法律法規。一方面可以增強約束力,讓很多行動有法可依,比如一個人浪費就會受到處罰,在食堂、飯店立多少個牌子,也不如一次處罰作用更大。另一方面,立法也可以將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常態化,不是說因為近期重視這個問題,就刮一陣風,等過去后就不管了。同時,我認為,大家對減少餐飲浪費的認識要提到更高的層面,從維護糧食安全的角度出發。我國近年來糧食產量連年增收,但是要看到做到這點非常不容易,要應對自然環境和天氣,國家要出臺很多政策,這些政策都要落地,一切都是為了保增收,作為一個農業人,深知其中的艱辛。另外,也要看到,每年進口的糧食數量也是不斷增加的。所以,每個人都要有糧食安全的意識,糧食安全問題事關重大,大家是一個共同體,每個人都要有責任感。減損即增收,每個人要有這樣的觀念。”
韓秋香今年帶來的是關于大力發展樹糧產業的建議,就是從維護糧食安全的角度出發的。樹糧作為經濟林大戶,是可以部分代替主糧、具有特殊營養價值和保健功能的木本食材的通稱,廣義上泛指林木堅果和林木水果。樹糧不占用農田耕地,適于各類邊際性土地(四荒地、風沙地等)上種植,還可以豐富糧食種類,改善國民膳食營養結構,在全球糧食危機逼近的新形勢下,大力發展樹糧產業,將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開辟出一條新的路徑,增加端牢“中國飯碗”的底氣,更加會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目前,樹糧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存在著國家政策引導不夠等問題,我建議政策上加大扶持,建設一批標準化、集約化、規模化、產業化示范基地,增加市場供給能力;促進樹糧產業鏈的完善。引導百姓對食用樹糧的重視,形成樹糧種植、生產、加工、銷售的完整產業鏈,延長樹糧產業鏈,使樹糧產業與文旅等產業深度融合;支持科技研發和推廣。做好品種保護、挖掘與創新,選育新的樹糧品種,制定優質樹糧的生產技術規程,建設標準化體系等。